第6章 货币政策看经济走向(上)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经济有盛有衰,有可能过热,也有可能低迷,这就是市场失灵。
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国家动用不同的经济手段来调节经济周期,这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念,底层逻辑就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熨平周期,用看的见的手把市场拉回正轨,而其中一个手段就是货币工具。
国家行使不同的货币工具,必然会对市场造成长期或短期的冲击,因此认识国家货币工具,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我国行使货币工具的单位是中国人民银行,也就是俗称的央妈。顺便说一句,有妈就有爸,我国的国家财政厅就是财爸。
“央妈”负责中国的货币,而“财爸”是负责政府的钱。
央行网站上就专门对我国的主要货币工具进行了解释,其中有【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公开市场业务
一般来说,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操作,向市场上买进或者卖出债券的一个过程。
如果经济需要降温,那么央行就会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市场上参与的银行就会购买债券,相当于商业银行把手里的现钱给到了央行换来债券,以赚取债券的利息。
当银行持有债券时,就没有那么多的信贷资金去投放了,市场上流动性就会出现减少,这个过程就叫做正回购,是央行收紧资金的一个过程。
央行发现经济比较冷了,就在公开市场买进债券,相当于银行手上的债券变成了现金,以鼓励商业银行去放贷,目的就是为了刺激经济,这个过程就叫做逆回购,也就是央行放水的一个过程,目的就是刺激经济。正回购和逆回购的期限一般是7、14、21和28天。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央行和银行之间买卖债券的一个业务,它是现金和债券互换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就是指正回购和逆回购。
所以,我们如果在新闻上看到正回购,就可以认为国家在收紧货币,如果看到逆回购,就可以认为国家在放水。
二、中央银行贷款
中央银行贷款有两种,一个是再贷款,一个叫做再贴现。
金融机构对社会的贷款叫做贷款,而再贷款是因为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所以称之为再。央行通过调整再贷款总量及利率来调节整个基础货币,以实现货币信贷总量的调控目标。
(一)再贷款
再贷款是一种直接调控手段,在1985到1994年的十年间,再贷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占据基础货币总量超过百分之七十,因此再贷款是当时央行放水的最主要渠道。
随着国家金融业的成熟,国家发现间接调控比起直接调控手段更加温和,负作用更小,所以这些年货币政策调控方向,由直接调控开始慢慢转向间接调控,央行不再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进行直接的控制。
改为通过对信贷量、货币量、利率等进行间接的控制,因此再贷款占据基础货币的比重也会逐渐下降。
(二)再贴现
贴现指的是拿没有到期的票据,到银行兑现或做支付手段,并由银行扣除从交付日至期满时这段时间内的利息,相当于拿未来的钱。
一般来说,人家拿到的是未来兑现的票据,给你的是现金,所以往往要有一定的折扣,这个折扣就是贴现率。
比如说现在你手里有一张100元的商业票据还没有到期,但是你现在急需用钱,想变现,这个时候你可以去商业银行去以95块钱的价格把它卖掉,这个过程就叫做贴现。
95/100=95%,拿到手的就是95%,贴现率就是5%。
如果商业银行现在刚好也需要现金,他就会拿着这张票据,到中央银行去把它卖掉,这个过程就叫做再贴现。央行通过控制贴现率,来实现对商业银行信贷总量的控制,一般央行的贴现率提高,就说明央行想收回一部分的基础货币。
一般来说,我们在新闻里看到或听到央行的贴现和再贴现利率是否提高,就能知道央行对于货币收放的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再贴现使用的相对最少。
再贴现是因为缺少流动资金,银行主动向央行提出申请,主动将所持有的票据抵押给央行。
所以这个利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带有一种惩罚的性质,除非迫不得已,很少有银行主动会找中央银行去做这个业务。
所以再贴现有时候释放了一种这个银行经营不善的一种信号。
三、利率政策
利率是近一年大家在新闻上听到了一个比较高频的词汇,因为利率政策确实一个非常好用的控制市场资金多少的工具。
央行采取的利率工具主要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调节上述所说的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利率;第二类就是调节基准利率。
也就是说用行政的方式来干预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利率实际上就是资金的价格。
比如你向银行贷款10万元,银行每月向你收500元作为利息,那么这500元就是你使用这10万元的价格。
一般来说这个价格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上钱多了,借钱容易,使用成本大概率会下降,反之会上升。但是市场化机制并不是永远都有效,所以就需要行政干预。
并且利率也不能简单的进行市场化。
如果国家不控制利率,有些银行为了占领市场就有可能用高息吸收存款,用低息去放贷,亏损经营,结果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就成了庞氏骗局,爆雷就是必然结果。
而国家控制利率,除了保证商业银行的安全,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利率来对市场进行干预。
一般来说,市场过热货币过载,通货膨胀,央行就会倾向于加息收紧货币,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美国从2022年开启的加息周期,就是一种收紧货币的行为。
但央行也不是万能的,货币工具的滥用也会造成工具失效,比如阿根廷中央银行10月12日宣布加息150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由118%上调至133%,这种加息力度已经超乎经济学能理解的领域了,但阿根廷显然只有通货膨胀,却没有市场过热。
四、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就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比如10个人往银行存款,每人存了100元,银行就有了1000元,并按时付给这10个人一定比例的利息。
而银行收到存款之后自然不会放在家里长虫,而是会以更高的利息贷出去,这其中的利差就是银行的收益,只有这样银行才能有效的运行下去。
但是这10个人总有人会在不确定的时候去把钱取出来,所以银行就不能把这1000元钱全部贷出去,一定要留一部分钱,比如留下200元不往外贷,放在银行准备给客户取款,200元,这就是存款准备金。
当然现在存款准备金并不是商业银行自己决定,而是由央行来统筹,也不是商业银行自留,而是存入央行账户。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为了保证商业银行有足够的流动性,大幅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自此之后,存款准备金逐渐演变成央行控制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如果经济不景气,央行就会下调存款准备金,让商业银行能够把更多的钱贷出去,加大货币乘数,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降准”。
反之如果经济过热,市场上热钱过多,通胀速度加快,国家需要控制货币,就会上调存款准备金,让商业银行的贷款速度放缓,贷款额度下降,打断或压缩货币乘数,这就是所谓的“升准”。
当然由于这几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都比较严峻,所以在我们的感官里似乎都在“降准”。
一般来说,央行“降准”,市场的货币就会增加,钱多了就会流向房市、股市,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降准”对股市有利好作用。
而且央行的调控手段不止一种,并且会搭配使用,比如释放流动性有降准,也有降息,一般央行降准,大概率也会用降息的手段来配合,所以降准一般都会降息。因为如果不降息,并且利息的话够高的话,民间或金融机构的资金就会流向债市,必然会对冲降准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并不规定存款准备金,而是把这一部分纳入到了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进行监管,要求银行留足流动性,其实我国在2015年也开始全面执行全新的巴塞尔协议,存款准备金率一直在持续下降。
但作为一种货币调控手段,我国在短期内取消存款准备金的概率并不大。
其实我国存款准备金的下降,和我国的外汇账款下降等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的锚就是外汇。
外汇不断增加,国内的外汇占款也必然增加,而存款准备金率也会不断上调,实际上也是一种锚定外汇的方法。开始主要是美元,可以说当时也属于是人民币间接挂钩美元的策略,后来才改为一篮子货币,其实主要还是美元。
十年前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一度超过了20%,这和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外汇账款高峰是一致的。
以上几种货币工具,一般来说公开市场业务的频率较高,时间较短,只能影响市场的短期情绪,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工具变化频率较低,一般动用到这两大杀器,就说明市场未来大概率会出现趋势性变化。
而中央银行贷款比重一旦增加,说明经济已经出现较大问题,经济极有可能出现剧烈波动。
当然,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有时一个政策变化却并没有影响到市场变化,并且往往市场的变化会远远滞后政策的推动,不能一看到降息就认为经济就会迅速恢复。
未来有的工具可能会消失,也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工具,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在不断学习中迎接变化。
五、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我们了解了公开市场业务的“正回购”和“逆回购”,中央银行贷款的“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政策的“加息”和“降息”,存款准备金的“降准”和“生准”。
这些都是我们分析宏观经济时常看的数据,小伙伴们也可以结合当前的数据尝试着分析下,多看多用,慢慢的大家就会自己分析啦~
(https://www.qkshu6.com/shu/47806/32390.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