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人心不足蛇吞象
推荐阅读:我们的岁月长河 阿保进京当太监 道长在闹市 古邑侠踪 穿书后,被迫和疯批男三狼狈为奸 双影迷情总裁与双生天使 小赛和小贝的成长之路 刚出生你抛弃我,我成仙你哭什么 火影:日向替死鬼觉醒亚人血脉 一气吞天地
正当军营中操练的火热之时,江夏城内,却又出了状况。
“启禀主公,咱们前些天安置的那批流民,似乎不太安分!”
探子神色紧张,小心翼翼地禀告。
“哦?怎么回事?”陈翊蹙眉问道。
原来,这些流民刚来投靠时,对将军感恩戴德。
可没过多久,便有些不知足起来。
“就这点口粮,还想让咱们卖命?!”
“就是!这破房子,住得也太挤了!”
流民中,议论纷纷,颇有微词。
陈翊闻言,心中暗叹。
看来,安置灾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他们刚逃荒来投,自然心怀感激。
可一旦缓过劲来,便容易滋生贪念,觉得什么都不够了。
这若是惯着,只怕会引发更大的骚乱!
“对流民进行教化,是不是能够提高幸福感!”
陈翊一边想着一边连连点头。
对啊,与其一味地给,不如教会他们自食其力!
他立刻召来诸葛亮,吩咐道:
“即刻在流民中,广设学堂!务必让他们明白做人道理,学会感恩!”
“喏!”诸葛亮一拱手,领命而去。
很快,弦歌之声,便在流民营地响起。
先生们手把手教导这些从未读过书的百姓识字、做人的道理。
渐渐地,流民们脸上,都洋溢起暖暖的笑意。
“原来,‘穷’不可怕,‘志’才最要紧啊!”
“是啊,咱们有恩公庇佑,好好干,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的!”
【叮,获得大量忠诚度,各地涌现狂热的信徒!】
陈翊望着一张张因知识而明亮的面孔,心头涌起暖流。
他知道,要让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有了这些虔诚的子民,他还有什么好畏惧的?
正当陈翊为流民的改变而欣慰时,探子却又火速赶来。
“主公,江夏城周围不少村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灾民已有饿殍!”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陈翊更是满面愁容。
才刚教化好流民,眼下又出灾荒,这叫百姓情何以堪?
他再不能坐视不理了!
“来人,每户发放三个月口粮!”
他当机立断,高声下令。
粮食他不缺,但是总不能每次都是使用这个办法解决问题。
“再派人打井挖渠,引水灌溉!若有不从者,军法从事!”
“诺!”众将齐声应命。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不就是他最初的梦想么?
......
接下来的时间,陈翊马不停蹄,四处奔走。
他去田间地头,亲自教导农人播种、施肥的诀窍。
虽然他原来没有亲自下过地,但是央妈科普的很到位,多少还是懂一点点。
“大帅,这粒粒皆辛苦啊!咱们一定会努力耕种,不辜负您老人家的一片苦心!”
农人们眼含热泪,一个个斗志昂扬。
陈翊颔首微笑,又吩咐周兵曹打造大批农具,提高效率。
“铁锄、钢镰,样样都有!保准让乡亲们省时省力!”
百姓们如获至宝,对他感激涕零。
“种粮归种粮,可也不能荒废了学堂啊。”
陈翊又一头扎进私塾,同学童们谈经论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娃娃都要好好读书,明礼义廉耻!”
稚童们奶声奶气,异口同声地应诺。
学而优则仕,百姓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
除此之外,陈翊还遣人疏通河道,修筑堤坝。
“洪涝之患,不除不行!咱们定要治得山河永固,永无忧患!”
【叮,江夏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
【叮,百姓拥护之心,再创新高!获得大量忠诚度!】
忙碌中,时间过的飞快。
一日,陈翊正在书房批阅文件,忽闻门外一阵骚动。
“主公,探子回报:益州、幽州,皆遭天灾,灾民如潮水般涌来!”
“什么?!”
陈翊霍然起身,神色凝重。
他万万没想到,数州,竟相继沦陷!
若是不及时控制局势,只怕有更多的百姓受苦!
“来人,立刻派出采买队,多多囤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言罢,他对身旁的郭嘉吩咐道:
“奉孝,即刻下令,在各城广设义仓,妥善安置流民!”
“务必让他们吃饱穿暖,安心过冬!”
“喏!”郭嘉领命疾驰。
一时间,各地开仓放粮,搭建窝棚。
陈翊更是连日来回奔走,亲自慰问灾民。
“乡亲们受苦了!朝廷虽然治理不周,但陈大帅不会抛弃你们的!”
“眼下虽粮食紧缺,但我军仓中还有存货。大伙放心,保准让你们生活无忧!”
【叮,大规模开仓赈灾,百姓感恩戴德!】
【叮,获得愿力值100万,涌现大批虔诚的信徒!】
劫后重生的灾民,对他五体投地。
“多亏将军救命之恩!我等没齿难忘啊!”
陈翊却是摆摆手,语重心长:
“眼下虽已度过难关,但冬日将至。诸位还需储备过冬物资才是!”
“我军方才缴获大批棉絮,就赏赐给乡亲们做寒衣吧。”
“来人,派人去仓库,将棉絮分发下去。人手一件,不许遗漏!”
“诺!”
没过多久,一车车雪白的棉絮,便送到灾黎手中。
百姓们抚摸着手中柔软的棉衣,泪水涟涟。
“好一个仁德的明君啊!”
“有恩公在,我等还怕什么寒冷?”
望着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陈翊也禁不住唇角微扬。
没错,这才是应该做的!
“安居乐业,皆乃我分内之事。诸位日后生活若还有不便,尽管开口!”
话音刚落,人群中,一个苍老的声音,颤颤巍巍地响起:
“将军!小民一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陈翊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老妪颤巍巍地站起身,眼中噙着泪水:
“将军啊,老婆子有个不情之请。”
“我家小孙女今年刚满六岁,却从小就耳聋,至今不会说话。”
“不知将军能否...”
老妪话未说完,便泣不成声。
陈翊闻言,不由得眉头紧蹙。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耳聋之症几乎无药可治。
但若就此放弃,岂不是辜负了百姓的信任?
正当他犹豫之际,想到了华佗交给的针灸之术。
想着华佗曾经说过,在耳后穴位刺入,留针半个时辰即可。
(https://www.qkshu6.com/shu/49564/32137.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