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快穿:作精女配被大佬关到哭 > 第382 章 中原娇小姐欺辱苗疆小奴隶(83)

第382 章 中原娇小姐欺辱苗疆小奴隶(83)


下午4:41  5月1日周日

6、表达技巧

(1)叙事散文:表现手法上与小说相似,但不像小说那样用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只有高潮,

没有结果,没有议论,而多一个抒情部分。

(2)抒情散文:手法比较灵活多变,不拘束。要求句子优美、意境深邃、形散神聚,语言要灵活,要

尽量口语化、诗意化、抒情化。

(3)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以及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比如:由高到低,

由远到近。最后需要我们展开合理的想象但也要注意情景交融。

(4)哲理散文:以警句的形式确立各段中心句以及不同角度,层次阐明中心。要从一个方面来缩小

话题,不应面面俱到首句勿单调,句式应多点变化,各段应分别有个议论的侧重点,不能泛泛而谈。

五、报告文学

1、含义: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特点: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六、剧本(戏剧)

1、含义与分类

含义:一种通过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营造戏剧情境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为戏剧表演提供文学脚本,属于戏剧艺术的文学部分,同时剧本也可以作为脱离戏剧演出的独立

存在的文学作品。

分类:悲剧、喜剧与正剧;独幕剧与多幕剧

2、特点

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高度集中的戏剧结构(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以对话为主的戏剧语言(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要求

■一是人物不宜过多。

一些次要的人物应该尽量删去。这在小说改编为戏剧中最能说明。如戏剧中的《红楼梦》就不能象小说中的红楼那样多。

■二是事件要单纯。

即要有一条较明确的故事线索,不能太复杂,这不象在小说阅读中可以慢慢加以厘清和综合的。

■三是场景要少。

能让戏剧情节在尽可能少的场景中加以表现,场景过多不利于舞台演出。如戏剧一般不过五六幕。清代

著名戏剧理论家李渔曾  对戏剧的结构提出过"立主脑"、"减头绪"的要求,说的正是这。

■四是时间不能过长。

过长则无法进行舞台演出。这样,才能使剧情高度集中概括,适应戏剧观众的欣赏要求。

戏剧台词的要求

10

性格化

\

即人物的台词,应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文化修养和心理状态等。23即如老舍所说的"要借着对话写出性格来"。所以通过言语描写塑造人物性格是戏剧的基本要求,

比其它体裁来得更重要。

V

动作化(行动化)

dhiITs

指人物语言要表现其欲望、意志及内心的冲突,并是这些内心通过语言转化为外部动作,体现为人物

41  5月1日周日

T

+:



古代小说

近现代小说

文体

文言文

白话文

产生的历史背景

人们处于封建社会,遭受压迫和磨难

人们处于近现代社会,社会相对安定

取材

文献、故事、别人说的、对社会的感想

主要是一些对人和对事的感想

结构

中国传统

中西方结构混合

反应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起统治者的

主要是娱乐和引导人民思想进步

目的

警醒,娱乐民众。

题材

题材较少

题材多种多样

表达方式

含蓄,委婉

直白,大胆

比较弱

人物塑造

比较强

一般较小

一般都是长篇巨制

篇幅

都来自社会各个阶层

人物来源

都有悲喜剧

类型

手法

都爱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

运用艺术概括方法,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节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

表现人物

多角度思考

文本解读

四、散文

1、演变:

古代:散文是与韵文相对而言,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所有散体文章。

如:文学散文、政论散文、哲学散文、历史散文、科学著作,乃至奏、议、书、策等应用文章都是"散文"。

近代:泛指于诗歌戏曲以外的所有文学样式。

如小说、寓言、游记、札记、传记等

2、散文划分:

广义:是非审美的划分

狭义:指文学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五四"以来)

如: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3、含义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语言精致优美,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样式。4、散文的基本特征:

抒写真情实感

题材广泛多样

结构自由灵活

表现手法多样

语言精练优美

23

5、取材(1)叙事散文:它是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具有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

(2)抒情散文:事物或事情用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

(3)写景散文:要求是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4)哲理散文:哲学、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


  (https://www.qkshu6.com/shu/50840/32031.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