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定都长安 改元兴平
推荐阅读:女扮男装,陛下恶毒但实在美丽! 人殇 真千金被读心后,五个哥哥宠上天 亮剑:老李,我真不是军工专家 我靠穿越种菜赢麻了 前世假女巫,今生修魔法 退休执行官,在须弥忙于论文 堂堂女大学生,你说我是阴间使者 一个打工仔的重生 从逃荒到发家致富
在董卓势力被成功击溃,长安被诸侯联军攻下之后,这座历经战火的城池弥漫着硝烟未尽的气息。满目疮痍的街巷和破损的城墙,见证着这场激烈的战斗。
诸侯们在商议之后,决定让天子刘辩先行进入长安。他们认为,以旧时宫殿为基础,让天子先行入住,既可彰显对天子的尊崇,又能为后续的事宜安排争取时间。
于是,在赵云和白马义从组建的天子卫率护送下,年少的天子刘辩在卢植与刘关张的陪同下,怀着忐忑与期待的心情,缓缓向着长安城内的宫殿行进。他坐在华丽却略显陈旧的马车中,目光透过车窗,望着外面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曾经的繁华不再,只剩下战火留下的残垣断壁和百姓们疲惫而迷茫的面容。
而其他诸侯们,则依旧驻扎在长安城外。营帐连绵成片,军旗在风中飘扬。诸侯们各怀心思,表面上维持着团结的假象,私下里却在为各自的利益盘算着。
袁绍站在营帐前,望着长安城墙的方向,心中思考着如何在这新的局势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他身旁的谋士们低声议论着,商讨着接下来的策略。
曹操则在自己的营帐中,与麾下的将领们分析着当前的形势。他深知,虽然董卓已除,但天下的乱局远未结束,诸侯之间的矛盾随时可能激化。
袁术在营帐里大发脾气,对分配给他的资源和地盘表示不满,叫嚷着要争取更多的好处。
公孙瓒则默默地整顿着自己的军队,思考着如何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实力。
此时的长安城外,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诸侯们都在等待着,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而天子刘辩在宫殿中的处境,也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长安城外,诸侯联军营帐连绵,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在联军的主营帐中,诸侯们齐聚一堂,个个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但在这喜悦的背后,却是各怀心思。
袁绍,这位出身名门望族的诸侯,率先打破了沉默:“如今董卓已除,我等大功告成,这胜利的果实,当如何分配?”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众人,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曹操,这位以谋略和胆识着称的枭雄,轻捋胡须,缓缓说道:“袁公,此时当以稳定局势为重,洛阳虽毁,但长安亦可作为新的都城。当务之急,是要让天子重归朝堂,安定民心。”
袁术则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哼,曹孟德,你倒是会说些冠冕堂皇的话。这胜利来之不易,我等皆有功劳,难道不该论功行赏?”
公孙瓒坐在一旁,沉默不语,但眼神中透露出对权利和财富的渴望。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营帐内气氛逐渐紧张起来。
而在长安的皇宫中,刚刚从董卓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的刘辩,在卢植的陪同下,也在进行着一场关乎国家未来的商议。
刘辩,这位年少的天子,眼中刻意带着恐惧和不安:“卢师,如今董卓虽死,但朕仍心有余悸,这天下该如何是好?”
卢植恭敬地行礼,然后说道:“陛下莫忧,董卓已除,乃是天下之幸。如今诸侯联军在外,虽有功于社稷,但亦需提防其拥兵自重。臣以为,当尽快在长安定都,稳定朝局,传檄天下,宣告讨董胜利之讯,以安民心。”
刘辩微微点头,问道:“那对于董卓余下的地盘,如临洮、安定、甘泉、扶风、冯翊等地,又当如何处置?”
卢植沉思片刻,答道:“陛下,这些地方的守将多有左右观望者。臣建议,可先派遣使者前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其归降。若有不从者,再遣兵征讨。至于派遣之军,臣以为幽州军可担此重任。幽州军军纪严明,作战勇猛,且对陛下忠心耿耿,派其前往平定,可安插亲信,护卫京畿重地,如此,陛下之位方能稳妥。”
刘辩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愿如此,朕全仰仗卢师了。”
卢植再次行礼:“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陛下分忧,为天下谋太平。”
身处长安宫殿中的天子刘辩,尽管暂时有了安身之所,但内心依旧充满了忧虑和不安。尤其是对于马超和西凉的局势,他始终无法放下心来。
刘辩在宫殿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对身旁的卢植说道:“那马超在西凉拥兵自重,实力不容小觑。如今这局势尚未稳定,朕着实担忧他会成为新的祸端。”
而卢植,作为朝中的重臣,对于自己的徒弟马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深知马超的为人和抱负,坚信马超绝非不忠不义之徒。
卢植向天子进言道:“陛下,臣对马超这个徒弟甚是了解。他虽出身西凉,但心怀忠义,定是以国家为重。臣以为,西凉未必会成为我们的敌人。”
刘辩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走到卢植面前,温和地说道:“卢师,朕深知你对马超师兄颇为熟悉,如今这局势,若能让师兄归顺,于朝廷而言乃是一大幸事。朕相信以爱卿之能,定能说服马超为朝廷效力。”
卢植拱手说道:“陛下,臣自当尽力。”
刘辩轻轻拍了拍卢植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卢师,朕的江山如今风雨飘摇,急需忠臣良将为朕分忧。卢师与师兄的师徒情分,或许正是解决西凉问题的关键。朕期望爱卿能不辞辛劳,为朕化解这一难题。”
卢植感受到天子的期许,郑重说道:“陛下放心,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待诸侯联军之事稍作安顿,臣便亲赴西凉,定不辱使命。”
刘辩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卢师一片忠心,朕铭记于心。若能成功,爱卿当居首功。”
然而,此时的天下局势依旧错综复杂,诸侯们的野心并未因董卓的死亡而消减,而刘辩和卢植所期望的稳定与安宁,仍面临着重重困难与挑战……
终于,在众人的殷切期盼下,天子刘辩在长安那略显陈旧却依然庄严肃穆的宫殿中,第一次举行了朝会。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宫殿的金砖地面上,映出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殿内,朱红色的圆柱高耸挺立,支撑着那象征着皇权的沉重殿顶。墙壁上,精美的壁画描绘着大汉先祖的丰功伟绩,庄严肃穆。
群臣身着华丽的朝服,按照官职高低依次排列。文官们手持笏板,面色凝重而充满期待;武将们身披铠甲,威风凛凛。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等待着天子的圣音。
天子刘辩端坐在龙椅之上,身着龙袍,头戴皇冠,面容虽显稚嫩,却透着一股坚定与威严。他的眼神中带着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和对群臣的信任。
在一片庄严肃静中,天子身旁的太监用尖细而响亮的声音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时,天子刘辩微微前倾身子,开口说道:“传旨!朕承天运,幸赖诸卿之力,讨董大业终获成功。那逆贼董卓,已授首伏诛,其党羽亦被扫荡。今当向天下传递此捷报,使万民知晓,贼人已除,祸乱已平。望我大汉江山,自此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天下安定。朕愿与万民同享太平之福,共铸盛世之业。”
群臣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在宫殿中回荡,震耳欲聋。
天子刘辩再次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再传朕旨!今时不同往日,过往种种艰难皆已过去。朕决意更改年号兴平,以兴平元年开启大汉之新篇,望此新岁能为我朝带来祥瑞之气,福泽万民。且朕深思熟虑,决定定都长安。长安乃我大汉古都,龙兴之地,王气汇聚,根基深厚。定都于此,必能保我大汉江山永固,社稷安康。”
在这庄重的朝会上,天子刘辩的封赏旨意刚刚宣读完,袁术便按捺不住。他那骄横的脸上满是不耐,迫不及待地站出队列,毫无礼数地大声嚷道:“我等众人讨董,出兵出力,流血流汗,这封赏究竟如何,还请陛下给个明白话!”
(https://www.qkshu6.com/shu/52138/32192.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