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南明义军 > 第489章 郑氏归顺

第489章 郑氏归顺


(前几天忘了说了,许多小伙伴表示贞昌这个年号不妥,于是我从善如流,将前文改为昭武,虽然是吴三桂用过的,不过这个时空,吴三桂是没机会用上这个年号o>_<o)

泉州府,南安城。

福州虽是闽地首府,但是郑成功平日里却是更喜欢待在老家南安中。

乾朝的使者,是一个年轻人,其实按理来说,对郑成功这个重要的一方势力,应该是由孟鸿亲自前来,不过可惜的是孟鸿当时已经出使永昌,跑去干劝永历禅位的大事去了。

这名年轻的使者,姓陈名文瑾,此时他正站在一株树冠宽广至极的榕树下,眼前的石凳上,郑成功正坐在上面,喝着清茶,吹着徐徐的秋风,数名勇壮的侍卫,正立在其身后,犀利的目光,一直盯着陈文瑾。

郑成功放下茶杯,咳嗽一声后,语气微冷的说道:“昔年,吾与周王,共举义军,齐抗鞑虏,如今,周王变成了皇帝,怎么,要弃守诺言,发兵伐我吗?”

陈文瑾向上拱手,随后道:“陛下昔日曾与南安郡王并肩作战,下官出使前,陛下亲召下官,言不可对郡王无礼,由此可见,陛下对郡王深为看重,又岂会有兵交之事!”

作为掌控庞大的水师,又有福建,台湾为后基,郑成功已经威仪日重,以他的脾气,那是吃软不吃硬。

因此,听到陈文瑾的话后,郑成功露出一丝自得之意,对陈文瑾语气也缓和了些,说道:“使者请坐,来人,上茶。”

陈文瑾拱手道:“多谢郡王。”

待陈文瑾坐下后,郑成功问道:“直说吧,你家皇帝让你来的目的!”

陈文瑾从容不迫地开口道:“自崇祯起,天下纷乱,百姓流离失所,幸陛下英睿果敢,举义兵,扫平天下,胡虏远遁,天下大局已定。

天子英明神武,仁德宽厚,不忍再起兵戈,天下一统,万民所期,南安郡王,乃英雄豪杰,若能归顺朝廷,则天下一统,再无波澜!”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若说郑成功有没有忠心过的人,有,那就是隆武帝,在意气风发的年纪中,遇到了对自己极为赞赏的天子,说郑成功不感动,那是假的,可时间不能回转,事实无法改变,隆武早已殉国。

郑成功现在虽然明面上还奉着永历帝,可那不过是挂个名头罢了,对郑成功而言,桂藩,那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尽干些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畏清兵如虎。

若不是郑成功不喜欢鲁王,郑成功早就把鲁王扶上帝位了,就连个名头都不愿挂在永历旗下了。

郑成功心思百转,但是在现实中,却是转瞬之间,郑成功缓缓的说道:“周王昔日有言,郑氏,可永镇福建!”

陈文瑾站了起来,恭敬的对郑成功拜道:“郡王,陛下有言,昔日虽非天子,然君子子诺,千金不变,郡王若愿举众归顺,陛下仍以郡王相待,福建一地,可效前明沐氏!”

郑成功皱着眉头,沐氏,那能叫永镇吗?那被文官看的死死的,日子过的多憋屈。

陈文瑾叫郑成功的脸色有些不虞,于是,立刻说道:“郡王,遍翻史册,焉有藩镇而不为祸者?郡王之念,即便陛下愿意接受,那朝堂上下也绝不愿接受竟有一地政令不通者!”

听到这,郑成功的脸色依然不见好转,只见他沉声问道:“我郑家水师,何人统之?郑家步军,又是何人统之?”

陈文瑾道:“郑家水师,郡王统之,郑家步军,亦由郡王统之,不过水师步军之数量,当与朝廷相商后而定。”

郑成功又问道:“大员,吕宋之地呢?”

陈文瑾拜道:“大员,吕宋以郡王封地为由,皆以郡王一言而决!”

凭心而论,郑成功觉得在天下就剩福建一地的情况下,孟浚还愿以这么优厚的条件,郑成功觉得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再挣扎反对的意义了。

孟浚愿意优待郑成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郑家手中那支庞大的水师,以及郑成功这些年所培养出能够制造大型战舰的工匠。

水师可以现在吕宋为基,向南攻取巴达维亚,新加坡一带,甚至将来控制马六甲也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而工匠,则是一个国家水师的基础,没有成熟的工匠,造船也就无从谈起,一旦战乱,这些成熟的工匠必然四散,想要重新开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若是孟浚和郑成功开战,当然,以郑家现在的力量,想守住福建那希望不大,但是郑家的水师,想要搅的东南沿海不安,那还是轻而易举的事。

再加上郑家这么些年从未捣过乱,也曾全师出动,与孟浚共战多铎,因此,多方因素综合,才有孟浚给郑成功如此优厚的条件。

郑成功沉思片刻,孟浚的意思,郑成功现在已经十分明确,郑家在福建,可以得到优待,但是官员任免,钱粮征收,这些关乎根本的事,朝廷必须控制在手。

不过,郑成功依然可以控制手中的步军和水师,这点倒是让郑成功安心了些,就是数量需要在详谈,这必然关乎到钱粮养军,不过这点郑成功并不担心,福建的赋税对郑家来说,也就是个添头。

就在郑成功马上要点头答应时,忽然郑成功像是想起什么一般,有些迟疑的问道:“鲁王还在厦门……”

陈文瑾哈哈一笑,道:“陛下仁义无双,郡王多虑了,鲁王身为前朝藩王,陛下自会妥善安置,绝无伤害之可能,若其愿归故里,可,愿继续在厦门也可,绝不限制其自由。”

郑成功这时站了起来,转身望向这棵榕树,又抬头看着宽广的树冠,语气有些萧瑟,他缓缓说道:“时也,命也,运也,既然如此,本王愿率众,携土而顺!”

陈文瑾深深拜道:“郡王顺应天命,有大功于社稷,将来必是千古流芳,史册留名!”


  (https://www.qkshu6.com/shu/54036/31923.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