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首辅家的锦鲤娇妻 > 第284章 微不足道

第284章 微不足道


风少凌的话语中夹杂着对沈烟的不满与对宋云风的急切期盼,而这一切,却让整个客厅的气氛更加微妙起来。

  宋云风刚欲张口,眉宇间凝聚的斥责之意如同乌云密布,却在赵氏柔和的话语中如春风拂过,瞬间消融。赵氏的眼神在儿子身上短暂驻足,带着一丝探究,旋即转向沈烟,眼里盈满了母性的柔情与宠溺,“烟烟,别站着啦,快来吃饭吧。今天娘亲特意试着做了红烧肉,第一回尝试,你快尝尝,看合不合你的胃口。”

  沈烟闻声,嘴角勾勒出一抹灿烂的微笑,仿佛阳光穿透乌云的缝隙,温暖而明媚,“好嘞,娘亲的手艺,绝对错不了!”

  言罢,她轻巧地绕过宋云风身旁,与赵氏并肩而行,两人间的氛围和谐而亲密,朝着厨房袅袅升起的饭香走去。宋云风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胸中那股无名火逐渐被日常琐碎所替代,最后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夹杂着对沈烟过往经历的好奇与不解。她的思维方式时常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有些荒诞不经,但她那份敢于直言不讳的勇气,又让人不由得生出几分敬佩。

  翊哥儿在麻药的效力过后悠悠转醒,赵氏端着一碗温热的粥,小心翼翼地喂着他,孩子小口小口地饮下,不多时便又沉沉睡去,脸上挂着满足的憨态。这日,沈烟外出劳作,带回了五两沉甸甸的银子,除去必要的开销,自己留下一两,余下的三两悉数交至赵氏手中,语气坚定而充满希望,“娘,这些钱你帮我存着,等到足够多了,咱们就在院子里打一口井。”

  赵氏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惊诧,“哎,真的要打井吗?”

  沈烟的回答斩钉截铁,“对,这是必须的。”

  沅沅听到这话,握着筷子的小手微微颤抖,那双眸子里映出对深邃水井难以掩饰的惧意。而赵氏则显得颇为犯难,她轻抚着额头,话语中满是顾虑,“可娘听人说,打井之前得反复勘探地形,有时候挖了许多都未必能找到水,咱们家地下说不定根本就挖不出水来呢。”

  “匠人的活儿可不便宜,就算最后挖出来的是一口枯井,也要按照挖掘的深度付费。要是咱们运气不好,挖不到水,那不就等于白花了银子?”赵氏继续解释,眉宇间透着一丝愁绪,“再说,娘觉得每天去河边担水也挺方便的。”

  沈烟闻言,笑意盈盈,眸光闪烁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娘,你放心好了,咱们家一定能挖到水。而且,咱们的井和村里那些都不一样,到时候保证会让你惊喜得跳起来!”

  “惊喜得跳起来?”宋云风闻此言,差点失笑出声。沈烟的直率与天真,总是让人既爱又……又无可奈何。赵氏也忍不住投去一个略带责备的眼神,眼中却藏着掩不住的宠溺,“我小时候都没为什么事情高兴得跳起来!你说说,咱家的井难道是镶金嵌银的?”

  沈烟俏皮地眨眨眼,“嘿嘿,娘,没金没银,但咱们的井特别神奇,不用费力气,不用水桶,就连沅沅也能轻轻松松提水,你就耐心等着看吧!”

  日复一日,赵氏已深知女儿口中所言从不空穴来风,心中不由也泛起一丝好奇与期待。世间真有如此奇妙的井存在?

  宋云风脑中思虑良久,却依旧困惑不解,于是出声询问,“你怎么就那么确定咱们一定能挖到井水呢?”

  沈烟笑容中带着几分狡黠与自豪,这份自信得益于她在现代社会中学到的知识与见闻。“你们都知道柳树吧,它偏好阴湿之地,通常生长在水边。咱们屋后的空地上恰好就有一株柳树,枝叶茂盛,显然是吸饱了水分的。艾草也是这样,它们都喜欢湿润的地方,咱们的小葱地里是不是经常有艾草冒出来?”

  “没错!”赵氏连连点头,神情中满是赞同。

  “所以,地下肯定有水源。咱们怎么可能挖不出水来?但是……”沈烟话锋一转,忽又好奇地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有句话说得好,屋前不种桑,屋后不栽柳,咱们屋后为何偏偏种了棵柳树呢?”

  赵氏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叹了口气,似乎陷入了回忆,“那是李茂才家种的,说是便于编筐子篮子。后面的地,咱家和他们家一人一半,他们想种我们也干涉不了。”

  “那棵树是你爹刚走的那年种下的,我当时去找过他们商量砍掉,可惜没能达成一致意见。”赵氏的声音微微发颤,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这段往事对于宋云风而言,是全然未知的。闻言,他的眉头紧锁,心头笼上一层阴霾。“这可不成,娘,你看那柳树现在都长成成年人腰身那般粗了。柳树的根系发达,四处蔓延,可能会跟树干一样高,这么下去恐怕已经触及咱们屋子的根基,时间久了,房子怕是要受影响的!”

  沈烟若有所思,忽然提出一个疑问,“咱们两家之间没有解不开的过节吧?”

  不然,怎么会那么巧,在她公公去世后种下这样一颗树?宋云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面色变得严肃,目光深深投向赵氏,充满了探询之意。

  “没有过节,不过……应该不至于吧?”赵氏先是坚决否认,随即似是想起什么,神色变得犹疑不定。面对儿子和儿媳等待的目光,她缓缓道出了一个久远且微不足道的往事。这件事,寻常人或许根本不会记挂在心。

  那还是大约十年前,当宋家修建这四间青瓦房时,李茂才父子曾前来帮忙。在上梁之日,按习俗需要往屋顶抛掷粽子,并分给每位帮工食用,以此祭祀神明、祈求平安。不料,赵氏精心准备的数量正好合适的粽子,却不翼而飞了几枚,大概是哪个手脚不干净的乡邻趁乱顺走了。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这种小事若是分配不均,多数人都会选择息事宁人,毕竟比起邻里和睦,几枚粽子的得失显得微不足道。


  (https://www.qkshu6.com/shu/54824/32129.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