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穿越之我们全家修仙忙 > 第191章 送银子来

第191章 送银子来


之前刚被罢了官时,李光辉一连数月活得晕头转向,现在好像安定了一点,有那么点点小农的乐趣了。

  他挤到了院子里,院里的人有说有笑之中突地静了一下,落针可闻。

  主角站在小白楼上,安静地看着下面热闹极了的人群,好像这一切与他无关似的,就好像隔了一层时空壁垒。

  “什么叫淡定?这个才是真的淡定。”

  有人拍了一下李光辉的肩膀,眼朝着上方看去,又回头朝着李光辉努了努嘴,那个样子好像是在说,看看你这副逼样吧,你还好意思到这里来。

  李光辉笑容有点尴尬,对着李洪涛道:“恭喜二叔二婶了,恭喜阿义弟弟了。”

  李洪涛也没有下他的面子,而是很高兴地道:“坐坐坐,我已经叫人去下面了,来的人都吃一碗再走,大家同喜。”

  有人送布,有人赠银,有人送了麻花来。

  关于麻花这种东西,阿宝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个风俗,走亲戚的都喜欢带一篮麻花。

  晌午饭也经常吃到米酒煮麻花。

  真的是一种一言难尽的饭。

  对于不爱吃甜食的阿宝来说,她宁愿挨饿,也不要吃一顿这样的甜食,怎么吃怎么反醋,这就是一种反人类的饭,不知道最先是谁设计的。

  而阿宝二哥中举这一天,村里所有李姓人家都来人了,而且大部分都是带的麻花。

  等到人们吃完面走后,院子里几大箩参差不齐质量相远的麻花,这到底是在些什么锅里炸的。

  阿宝皱眉看着这几大筐东西,就像看着一堆狗屎。

  李洪涛见女儿目光呆滞,傻兮兮的看着那些麻花。

  他道:“是不是觉得不值钱?你是不知道,自古以来,乡下地方只有走亲戚才舍得大量用油,才舍得用精面炸麻花出来,平时自己吃的都是二道面三道面,只有麻花是头道面。

  甭管你爱不爱吃,你掰开看一看,是不是所有的麻花都用的是最好的面?”

  阿宝掰开一根,看了一下确实是很好的面。

  掰开了她就不好意思放回去,就一点一点地扯在嘴里吃了。

  “还行啊,这个味道甜而不腻,一丁点甜,可以比街上卖的其他的糕点要淡一些,如果不煮白酒的话还挺好吃。”

  阿宝觉得,麻花已经成型了就不要再煮了,煮了以后非常难看,像屎落在白米酒碗里了。

  阿宝家收到这么多的麻花当然吃不完,于是,喜悦要分享,就给了李老太一份,给了大房一份,给了三叔家一份。

  都是一箩筐一箩筐的抬过去的。

  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吃米酒煮麻花,只有阿宝不吃。

  因为麻花是傍晚送出去的,彼时李光辉还在老宅坐着,一家人分析着李光义的前程,猜测他将来会干什么。

  现在几乎全村的人都在猜测这件事情。

  外村的也有些知道了消息的人在议论纷纷,县令大人来家里吃了杯茶,起码坐了一个时辰,也是吃了一碗面才离开。

  大家无非是夸赞一番,再勉励一番,然后送点什么祝贺一番,之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李光义晚上吃饭时笑道:“我估计来的人大部分都不认识我,只是今儿才听说有个我,为什么送礼送的这么丝滑呢,一点阻碍都没有?

  因为中举后就有机会获得举荐,不用考上进士就可以当官,举子举子,就是可以举荐的意思了,已经正式进入了官老爷的行列,每月可有俸银,再也不需要家里给钱就可以活了。

  举子我朝每月有俸银三十两,三十两攒一攒足够进京考进士,已经算是半个老爷,能结识一个新老爷,当然是值得炫耀的事情。是吧?”

  说着连他自己都不相信,最后忍不住大笑起来。

  “三十两啊!那比大伯家那几个大宅的租金多几倍,看来举人老爷真好当!”阿宝颇向往,不过马上回过味来,自己可没有中举的机会,永远不可能。

  “哈哈哈哈,哪天有了女举子你再来想中举的事,天荒地老都没有遇到过。”李光正也很开心,老二终于有了点出息。

  其实可以再往上考一考,当官为民请命也未尝不可。

  李光义却想着自己如今宝虎香车要什么没有,连未婚妻都有了,别的东西都不是他还想追求的。

  但这三十两举子俸银,说是翌日就会被送到家里来,县衙专门有干这个的衙役。

  这怎么好意思,他突然觉得举子俸银就是个逼得举子不得不当官或者不得不再往上考一考的手段,你不为别人做点好事,怎么好意思拿这些钱,朝廷的银子每一点都不是白拿的。

  果然到了翌日,一大清早,孔雪儿起得最早,被家中女仆正月告知:“县衙有人来送俸银,已经等了有一会儿了。”

  阿宝一家人因为夜里修行的原因,都起得晚,正常得九点十点才会起来,基本不吃早餐,都是晌午饭才吃。

  这个时候也就九点过,但衙门上工早,七点左右就上工了,领了钱到这里差不多八点左右。

  这要举人老爷本人拿钱签字才行。

  孔雪儿将李光义叫起来,用商量的语气和他说:“以后每月这个钱你自己去拿呀,浪费人家一个人工算什么。”

  李光义叹道:“他来我得打赏两钱银子吧,这也是给人家一条活路不是?两钱银子怎么也能买二十多斤精米了,这是人家衙门里商量好的,阿娘你就不要叨叨了。”

  阿宝听到一点动静已经兴奋的起来了,仿佛要拿银子的是自己,听了二哥的话,忍不住想这一家人到底谁是呆子。

  李光义与送俸银的衙役道:“以后我也可能会不在家,甚至不在这里,多半我家人也不怎么会在家,我们住城外高石头上面的大塘。你只消将银子给我家人或者看门家仆就可。对了你知道大塘在哪么?”

  衙役笑道:“知道知道,就是高石头上去一里路,有好几个有钱人在高石买了地造了别院,那一片的地,也几乎都被高价买了。

  听说那里有好多石洞子,天然就是个住人的好地方,很好消夏,冬暖夏凉呢。”

  那是那年水淹村庄,整个村人居住的地方,如今都被有钱人买下来了。

  村人的地也卖了,那个李家本家的竹林也卖了,价钱很不错。


  (https://www.qkshu6.com/shu/56002/32221.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