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来到八年后,我竟是权臣的白月光 > 124:谢相真细心。

124:谢相真细心。


  谢知行没理会安宜郡主的反应,该说的说了,看向老太君,起身拱手。

道:“母亲,谢家和公主府的交情如何儿子不予置喙,全凭您定夺,儿子贸然而来,失礼了,这便先回去陪阿绾了。”

老太微微一叹,道:“去吧。”

谢知行转身离去,不曾再给大长公主和安宜郡主一个眼神。

安宜郡主目送他离去,不觉红了眼。

见她这样,老太君婆媳三代面面相觑,当做看不见。

不过,心里也是有些不满她这般模样的,即便当年众所周知她心悦谢知行,如今谢知行有妻室儿女,她也另嫁守寡,背后怎么惦念且不管,岂能在人前这般不收敛?

她如此放不下谢知行,说她对姜婠无恶意,谁信?

大长公主见女儿如此,心疼之余,掩嘴轻咳了一声。

接收到母亲的提醒,安宜郡主才忙敛去不该有的神情,勉强维持着姿态,可眼中失意,依旧掩不住。

大长公主也不管她了,反正女儿的心思也从不是秘密。

她对老太君道:“老太君,这谢相如此误会,本宫实在是……您可得帮着劝劝,公主府与谢家往来多年,一向是关系极好的,怎能因为一桩误会便如此啊?”

老太君淡淡道:“大长公主担心什么,只是知行的四房和大长公主府上断了来往便罢,谢家其他人包括老身在内,可并未说什么。”

稍顿之后,老太君审视着大长公主,挑眉问:“还是说,大长公主和郡主执意的不是和谢家的交情?而是知行的态度而已?那不知是为公,还是为私?为公是为哪般,为私,又是为哪般?”

老太君的这番反问质疑,让大长公主和安宜郡主母女面色都僵着。

虽未曾明言,但老太君的意思,她们岂会听不明白?

老太君也和谢知行一样认定她们母女目的不纯,但只当不知,依旧肯维持表面上的关系。

她们若执着谢知行的态度,那追根究底起来,扯出她们母女有对姜婠不利的动机,可就不好看了。

大长公主面色不太好,这谢家,当真是不把她这个大长公主当回事,如此不给她脸。

对面的谢大夫人见大长公主面色不虞,适时道:“郡主脸色不好,怕是身子不适?大长公主不如先带郡主回去寻医看看吧,不然若有不妥,耽搁了可就不好了。”

大长公主看向她,目露不满。

谢大夫人对她摇了摇头,很是无奈。

大长公主示好顺着台阶下。

她看了一眼女儿,煞有其事道:“安宜面色确实不妥,想必确实是不适,那今日就这样吧,本宫先带她回去,改日再来拜访老太君。”

老太君颔首,让谢大夫人送她们出去。

大长公主起身,拉着心酸黯然的安宜郡主,裹挟着几分火气离开,谢大夫人一并而去。

待她们离去,杜韵然冷哼:“贼心不死。”

老太君问她:“韵然,你当真笃定今日再公主府,大长公主母女是纵许齐王世子妃针对你们?”

杜韵然道:“今日在那里是事情,我也都和祖母您说过了,反正按照我所见所猜,八九不离十,”

“可若是按照她们母女适才所言,朱氏早就离开,那就不知后面那婢子故意弄湿四婶的衣裳有意单独引她去,是为哪般。”

她猜测道:“祖母,您说会不会是安宜郡主对四叔不死心,想对四婶不利好谋算四叔,才要引她去?要对四婶做什么?”

老太君道:“应当不能吧?便是安宜郡主再惦记知行,她们母女俩也并非蠢钝之辈,怎会如此浅显的算计姜婠?当我们谢家都是好糊弄的?”

杜韵然没好气道:“她们可不就是当谢家好糊弄?不然刚才来做什么?”

老太君一时无言。

隔间的膳厅内,膳食摆在桌上,两副碗筷相邻,碗碟中放了些膳食,原先是老太君和谢珩用膳,大长公主母女突然来,老太君便先去见人了。

本该坐在桌边的谢珩站在膳厅入口边上,全程听着外边堂中的动静,眉头皱着。

有人惦记父亲,要和她抢么?



谢知行回到关雎阁,姜婠和谢瑾还在睡。

他进了内室,站在床榻前面看着熟睡的母女俩。

姜婠微微侧着身子,谢瑾窝在她怀里,枕着她的右手,母女俩贴在一起睡的。

她皱着眉头鼓着腮,嘴也微微撅着,好似睡梦中还是不舒服。

女儿倒是睡得挺安稳。

谢知行看了一会儿,似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上前一些站在床边。

然后弯腰下去,把窝在她怀里枕着她手的谢瑾轻轻挪开了些,不让谢瑾继续枕着她的手。

她眉目微动,似乎舒展了些,还调整了一下睡姿。

旁边的容月见状,挑了挑眉。

相爷好细心啊,她都没注意到这个呢。

谢知行弄好了,站直身又继续看着。

这看的跟痴汉似的,容月都想提议他干脆躺下一起睡了。

直到门外有婢女进来,说李山找,谢知行才挪开目光,吩咐容月。

“看着点,别让小瑾儿再枕着她的手了。”

容月忙福身应下:“是。”

谢知行转身出去。

今日之事,也该好好处理一下了。




  (https://www.qkshu6.com/shu/60350/49114386.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