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决胜虎牢(1)——虎牢关外破十万
从武德四年(621年)的三月到四月,李世民率领三千五百玄甲军精锐,在洛阳以东的天险要塞——虎牢关,与窦建德的十余万夏国大军,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阻击战。两军阵前,各为其主,打得不可开交。
经过一个多月的缠斗、阻截以及消耗,窦建德损兵折将,粮道遇袭,大军迟滞于虎牢关,寸步难行。夏军接连受挫,士气低落,将士人人思归。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十几万大军陷入绝境,已经输红了眼的窦建德,决心铤而走险,尽快结束战争,驰援洛阳,主动与李世民决战,突破虎牢关。
同样,通过一个多月的消耗战,李世民也看出夏军已是强弩之末,此时与窦建德决战,定可一战而胜。
因此,李世民、窦建德两方,都在寻找决战的机会。就这样,一场影响到洛阳之战的关键性战役——“虎牢关决战”,即将正式打响。
那么,在这场至关重要的虎牢关决战中,李世民是如何巧妙用兵,凭借不足四千人的玄甲军精锐,以少胜多,一举击溃数倍于己的夏国大军,生擒夏王窦建德,为洛阳之战赢得最终的胜利?而攻取洛阳,破郑灭夏的空前胜利,又对李唐王朝一统天下的大业,产生了怎样重要的影响呢?
首先,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唐、夏虎牢关决战前夕,整个洛阳战局以及两军对峙的大致背景。
前面两回章节说过。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唐高祖李渊为了与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争夺中原霸主之位,实现大唐定鼎中原的宏愿,委任秦王李世民为统帅,率领十万唐军,东征洛阳,攻打王世充的郑政权。
开战初期,短短数月,李世民率领唐军,势如破竹,王世充接连遭遇败绩,损失数万精兵,河南诸多州郡,亦相继望风而降。不久,李世民兵临城下,猛攻洛阳。坐困洛阳孤城的王世充,只能向河北霸主夏王窦建德求援。窦建德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亲率十余万夏军,驰援洛阳,联合王世充,共同夹击唐军。
面对两线作战的军事压力,李世民没有自乱阵脚,而是当机立断,决定兵分两路,双管齐下。一方面,李世民命齐王李元吉、老将屈突通,指挥唐军主力,继续围攻洛阳,不让王世充出城与夏军会合;另一方面,李世民则亲统三千五百玄甲军精锐,赶在窦建德之前,抢占虎牢关,截击窦建德大军。
和窦建德在虎牢关对峙了一个多月,李世民巧妙结合了游击战、运动战的战术,采用缠斗之策。结果,窦建德和他的十几万军队,被李世民麾下不足四千人的玄甲军,牵着鼻子走,折腾得筋疲力尽,逐渐丧失斗志。
因此,直到武德四年(621年)四月,夏军军中的厌战情绪,日益弥漫开来,人人都不愿继续打下去了,归心似箭。在这种情况下,决战势在必行,窦建德没得选择。若不与唐军决战,夏军困于虎牢关,粮草不济,军心不振。早晚有一天,十余万大军,即使不被李世民击败,也会从内部自动崩溃,不战而败。
窦建德迫切地希望决战,正是李世民一直期盼的事情。这场大战,李世民筹划许久,为的就是此刻。在李世民看来,一个多月的缠斗,十余万夏军,早已被自己拖得兵无斗志,将无战心。
可以说,现在的窦建德大军,就是一只只病虎;而李世民与他的玄甲军,却是一群张着血盆大口的野狼。所谓“猛虎难架群狼”,更何况是一帮病虎,面临的是一群噬血的饿狼。
所以,决战虎牢关,也是李世民的心之所向。因为此时此刻,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了。窦建德急躁冒进,而夏军将士又疲惫不堪,士气低落。趁着这个机会,李世民部署唐军,因地制宜,层层设下埋伏,顺势反攻,定能一举击溃窦建德主力。同时,还可以一劳永逸,解决窦建德、王世充这两股劲敌。
关系到洛阳之战最终胜负的“虎牢关决战”,即将到来。唐、夏双方,都做好了战前准备,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这一战,关系到天下的未来走向,也关系到各自政权的生死存亡。胜的一方,必将成为天下之主;败的一方,则会死无葬身之地,更不要说是号令天下,平定四海了。
对于决战,窦建德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虽然,与李世民在虎牢关对战的一个多月,窦建德频频失利,没有讨到任何便宜。可是,窦建德毕竟占据兵力上的优势,他麾下有足足十余万大军。反观李世民,他能调动的兵马,仅仅不到四千人的玄甲军。所以,从兵力对比上,窦建德对唐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尽管,数次前哨战中,李世民不断取胜,斩获颇多;但如果真要和夏军决战,他的兵力还是太少了。兵力悬殊,敌众我寡,这种情况下,能否成功击败夏军,尚且是一个未知之数。
不过,这对李世民而言,并不算什么。从李世民以往的作战经历来看,无论是浅水原之战,大败薛仁杲,荡平西秦政权;还是收复河东失地,消灭刘武周、宋金刚势力;包括此番陈兵洛阳城下,北邙、千金堡、青城宫数战,击破王世充主力。哪一场战役,不是以少胜多,创造奇迹。所以,十余万夏军,在李世民眼中,根本不在话下。
更何况,李世民具有必胜的信念与把握。就纯粹的兵力对比来说,唐军的确人数不多,处于劣势。可是,若论两军实力,夏军此时军心不稳,军纪涣散,完全就是一支疲惫之师;唐军则不同,玄甲军在李世民的带领下,本身就是第一强军,再加上以逸待劳,全军士气高涨,斗志昂扬,磨刀霍霍,欲和窦建德一较高下。
一支烂军,一支强军,两相对比之下,孰胜孰负,似乎已经提前注定好了。所以,李世民的自信,不是狂妄,而是他有自信的资本。别说窦建德有十几万大军,即使他有百万之众,李世民照样坦然无惧,来多少,灭多少。
决战一触即发,李世民、窦建德两个人,都卯足了劲,都想一口吃掉对方,那就得看看谁技高一筹。其实,李世民早就发现,窦建德已经走入了一个极端,不计成本地急切求战。既然如此,李世民索性就陪他好好玩玩,吊吊窦建德的胃口,给他设一个更大的局,牢牢地套住窦建德。
这个更大的局是什么呢?上一章节的最后提到过,诱使窦建德出战。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初一,李世民率军北渡黄河,南逼广武,打探敌情,趁机留下1000余匹战马,假装在黄河岸边放牧,引诱窦建德上钩。而后,当天晚上,李世民便返回了虎牢关。那么,窦建德上当了吗?上当了。
前文不止一次说过,窦建德此时的心理,无非就是想立刻和李世民决战,冲破唐军的虎牢关防线,快速赶到洛阳,夹击唐军主力。或许,窦建德心里清楚,黄河岸边的那一千多匹战马,就是李世民抛出的诱饵。但是,他还是想都不想,义无反顾地去咬这个诱饵,掉进了李世民为他挖好的陷阱里。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初二,也就是李世民黄河牧马的第二日,窦建德率领夏军主力,倾巢而出,全部拔营,与唐军决战。根据史书记载,夏军这次出兵,声势尤为浩大,正如其当初从河北驰援洛阳一样:
建德果悉众而至,自板渚出牛口置陈,北距大河,西薄汜水,南属鹊山,亘二十里,鼓行而进。 (《资治通鉴》)
当时,窦建德率领全部夏军主力,倾巢出动,全力进攻,自板渚出牛口,排兵布阵,北靠黄河,西临汜水,南连鹊山,阵形南北绵延二十里,擂鼓之声震天动地,一路向西挺进。
十几万夏国军队,大张旗鼓,高调出兵,其目的就是为了震慑唐军,对唐军形成大兵压境之势。
夏军来势汹汹,看架势,是要和李世民拼命的样子。虽然到了这个时候,跟随李世民一起来到虎牢关的唐军将领,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但是,他们也没见过这么多的夏军,呼啸而来。所以,唐军诸将的心里,不免有些发怵,不知道这个仗该怎么打,人人面有惧色,如临大敌。
面对大兵压境,诸将恐惧的危急关头,李世民临危不惧,再次展现了自己的领袖魅力与统帅气度。只见,李世民领着数名贴身骑兵,登上一座山丘,瞭望敌情。不一会儿,李世民转过身来,对诸将耐心分析道,实际上也是最后的战前动员:
贼起山东,未见大敌。今度险而嚣,是无政令;逼城而阵,有轻我心。我按兵不出,彼乃气衰,阵久卒饥,必将自退,追而击之,无往不克。吾与公等约,必以午时后破之。 (《旧唐书·太宗本纪》)
这段话中,李世民提出了自己的应敌之策。他准确地判断出,窦建德自从崛起于河北以来,所向披靡,几乎没有遇到过大的劲敌。这样一来,必然会让窦建德目空一切,眼高于顶;如今,窦建德倾巢而出,率众来攻,军队之中却喧嚣不止。由此可见,夏军之中,毫无政令与纪律可言。而且,夏军是在逼近城池的时候,才结成阵形,更能说明,他们的轻敌之心。
针对夏军的军纪松散,骄纵轻敌,李世民认为,唐军目前最稳妥的战术,那就是按兵不动,切不可轻举妄动。唐军按兵不动,严阵以待,一点点消磨掉夏军嚣张的气焰。等到夏军气势衰竭,士卒饥饿之时,自会主动退却。届时,唐军大举尾随追击,中午时分,定能大破夏军。
果然如李世民所料,窦建德根本没有把这支不到四千人的大唐玄甲军,放在眼里。在他看来,自己手握十余万兵马,具有绝对优势,泰山压顶,唐军若要抵挡,简直就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但是,窦建德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夏军兵多,大如牛;唐军兵少,小如钉。牛和钉相撞,却未必撞得过钉子。况且,轻敌乃兵家大忌。窦建德这样轻视自己的对手,终究会为此付出代价。
很快,轻敌的窦建德,就主动向唐军发起进攻。怎么回事呢?窦建德集结军中三百骑兵,由他亲自率领,渡过汜水,进逼唐军大营,距离唐营仅仅一里,也就几百米远。紧接着,窦建德遣使前往唐军大营,面见李世民,与其约战,让李世民也挑选数百锐士,和自己真刀真枪地打一仗:“请选锐士数百与之剧。”
李世民何许人也,他可不是被吓大的。区区三百夏军骑兵,就想把他这位大唐军神震慑住,那是不可能的。李世民一看,好,你想要打,咱们就打打看。于是,李世民派遣麾下大将王君廓,率领二百长槊兵,出营迎战。
王君廓率领两百精兵,迎击窦建德的三百骑兵,与其正面交锋。战斗异常胶着、激烈,唐军乍进乍退,几乎和夏军在短兵相接。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两军战成了平手,一时难以消灭对方,便各自鸣金收兵,引军退下。
按道理讲,玄甲军的战斗力,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想当初,洛阳城下,青城宫一战,王世充的数万江淮劲旅,被仅仅数千人的玄甲军精兵,杀得几乎片甲不留;同样,初到虎牢关的第一战,李世民也是以五百玄甲军骁骑,层层设伏,以少胜多,一举击穿了数千人的夏军精骑,斩首三百余级。
为什么这一次的作战,曾经骁勇善战,所向无敌的玄甲军,一反常态,竟然与区区三百夏军,打了个平手?显然,李世民是故意的,这是他的障眼法。真要打起来,以玄甲军的战斗力,别说三百夏军,就算是三千夏军,亦不在话下。
然而,这并不是李世民的战略意图。先前,关于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窦建德主力,李世民早就定下了一个原则,按兵不动,消磨掉夏军的锐气。所以,李世民指示大将王君廓,让玄甲军故意示弱,不要把真实的实力展现出来。这样一来,会使得窦建德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唐军已经到了极限,从而麻痹大意,放松警惕,有利于唐军发起全线反击,彻底击溃夏军主力。
唐、夏两军,在虎牢关决战的前哨战中,打了个平手,不分胜负,各自鸣金收兵。就在此时,两军阵前,却发生了一个意外状况,顿时给了窦建德和夏军将士当头一棒,令其士气重重受挫。
两军虽然暂时收兵,但是,此时此地,在夏军阵前,有一个人,依然在耀武扬威地显摆,谁呢?王世充的侄子王琬。可能有人会有疑问,王世充的侄子王琬,不好好待在洛阳城中,为什么会出现在窦建德军中呢?
前文说过,唐军主力在李元吉、屈突通的率领下,围困洛阳,王世充坐困孤城,突破不了唐军的外围封锁,内心无比焦灼。而且,窦建德的十几万夏国援军,又被李世民拖在虎牢关,无法脱身。
万般无奈之下,王世充只得投鼠忌器,派出两个使者王琬、长孙安世,连夜出城,前去虎牢关夏军大营,请求窦建德赶快和唐军决战,驰援洛阳。其中,王世充的侄子王琬,正是两个使者其中之一。
王琬、长孙安世两人,来到夏军军中后,当时,凌敬正向窦建德献“围魏救赵”之计,建议窦建德,绕过李世民精锐,渡过黄河,袭取李唐河东之地,压迫关中防线。因此,王琬与长孙安世,上下打点,花费重金,贿赂夏军的重要将领。故而,夏军诸将一致排挤凌敬,怂恿窦建德出兵决战。在诸将的撺掇下,窦建德头脑一热,决定和李世民决战。
正因如此,王琬才出现在夏军军中,参与了和唐军的虎牢关决战。毕竟,郑、夏两国,目前是一条船上的盟友。虽然,王世充精锐尽折,没有能力派出军队,配合窦建德的作战。但是,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王琬留在夏军军中,就是王世充表面做做样子罢了,证明两国结盟御唐的诚意。
所以,当两军收兵之后,王琬仍然在阵前耀武扬威,迟迟没有回去。问题是,王琬的行为,有些过于张扬了。他胯下的那匹战马,便是以前隋炀帝的御马,长得高大威猛,骨骼雄健。而且,王琬身上穿的铠甲,也甚是光鲜亮丽。这身行头,配上那匹宝马,特别容易成为唐军的靶子。果然,王琬的厄运,很快就降临了。
唐军收兵回营,不一会儿,李世民偶然出营巡视,观察敌方军情。结果,李世民一眼就看见了在阵前显摆的王琬,心里非常不爽。特别是,王琬胯下的那匹宝马,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要知道,李世民尤其钟爱宝马良驹,看到王琬的坐骑,不免有些心动,便随口说了一句:“彼所乘真良马也。”
这也许就是李世民随口一说,发出的一句感叹罢了,他本人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人却放在心上了,谁呢?猛将尉迟敬德。当时,李世民出营巡视,尉迟敬德随行左右,护卫秦王安全。
听到李世民脱口而出的这句话,那家伙骑的真是一匹好马。尉迟敬德立刻来了兴致,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当即主动向李世民请缨,拍着胸脯保证道,大王请放心,末将马上过去,帮您把那匹宝马夺过来。
一看尉迟敬德要前往夺马,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觉得自己一时失言,赶忙上前阻拦,说:“岂可以一马丧猛士?”意思是,我就是随口说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再好,也没有一个勇冠三军的大将重要。我身为大唐的三军主帅,怎么会因为区区一匹马,而让一员大将无端丧命呢!
这还真不是李世民杞人忧天,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呢?因为王琬处于前沿阵地,身后便是夏军主力。如果尉迟敬德直冲过去,惊动了敌营中的夏国大军,招来对方的疯狂反扑。到时候,不光是尉迟敬德会白白送了性命,就连整个唐军战线,也会受到冲击,将会打乱李世民的作战计划与军事部署。
谁知,李世民越是这么说,越能激起尉迟敬德的争强好胜之心,自己还偏要夺下那匹马,献给秦王。所以,尉迟敬德没有听从李世民的规劝,与自己的两个助手高甑生、梁建方,策马扬鞭,三骑猛然冲杀,直奔王琬而去。
由于王琬的靠近前沿,位置比较凸出,再加上尉迟敬德是突然杀来,王琬自然没有防备。再加上,尉迟敬德是那样一位英勇的猛将,王琬岂是他的对手。因此,没等王琬回过神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被尉迟敬德一把揪下马来,当场生擒。然后,尉迟敬德裹挟着王琬,连带着那匹马,扬长而去,返回唐营。
尉迟敬德这一连串的动作,把所有夏军士兵都惊呆了。他的速度也太快了,根本来不及派兵拦截,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尉迟敬德绝尘而去,生擒王琬回营。看到尉迟敬德得胜归来,李世民总算松了一口气,遂又委派尉迟敬德,前往黄河北岸,收拢留在那里的1000余匹牧马。等到尉迟敬德回来后,李世民下令,全体将士整军出战。
那么,尉迟敬德为什么要执意生擒王琬,夺取良马,甚至连李世民的劝告都不听了呢?并非只是简单的逞逞英雄,彰显个人的武力值。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摧破敌胆,重挫敌军锐气!
众所周知,两军对垒,无论斩获、杀伤敌军再怎么多,也没有比生擒或杀死敌军主将,对敌方士气的打击,来得更直接。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百万军中取敌首,正是这个道理。
尽管王琬不是夏军阵营的将领,但他毕竟是王世充的亲侄子,何况此时身处夏营,也算是夏军的一份子。故而,王琬的被擒,对于郑、夏联军的打击,尤其是对夏军士气的打击,格外沉重。本来,十几万人的夏军,此时已经是一支疲惫之师了,现在又遭到这样的重击,全军上下的沮丧心境,可想而知。
虎牢关决战前夕,夏军前哨作战失利,与唐军战成平手,毫无进展;盟军将领又被生擒,士气受挫。战场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夏军。但是,话说回来,尽管如此,窦建德依旧占据着绝对优势,他手上兵力雄厚,大兵压境,逼迫不到四千的玄甲军。只要和李世民耐心打下去,窦建德未必不能取胜。
不过,正应了那句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李世民的道行,显然要比窦建德深许多。他早就找到了对付窦建德的妙招,绝不会让窦建德得意太久。只不过,时机还没有成熟,一旦成熟,李世民便会一举收网,一击命中,彻底灭掉窦建德的所有主力,将夏国政权了结在虎牢关。
终于,虎牢关真正的决战,还是正式开启了。这场针对窦建德的棋局,也到了收官的时候。
李世民坚持按兵不动,不与夏军主力正面交锋,故意吊着窦建德。这样一来,李世民坚守不战,窦建德便无法与唐军决战,也无法快速从正面突破虎牢关,甩开李世民的纠缠,赶赴洛阳。更关键的一点是,虎牢关的战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如果继续和唐军在虎牢关干耗,军心与士气,必然会被完全耗尽,以至于彻底丧失战斗力,失败是早晚的事情。
从奔赴虎牢关开打,直到现在正式决战,李世民都非常沉得住气,很有耐心,不急于和窦建德争一时长短。李世民久经沙场,以他过往的经验,非常清楚地知道,此战事关重大,谁能坚持到最后,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这场决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所以,李世民在耐心地等待,等待时机,一个决战的良机。终于,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这个决战的时机,还是让李世民等到了。根据史书的记载:
建德列阵,自辰至午,士卒饥倦,皆坐列,又争饮水,逡巡欲退。 (《资治通鉴》)
窦建德率领大军,倾巢而出,向唐军大营层层逼近。十余万夏军兵马,这几乎是窦建德全部的家底了,在唐营门前排好阵形,不断叫嚣揽战。夏军从早上就开始列阵挑衅,一直到了中午时分。不管夏军如何在营外叫骂,挑战,唐军将士就是不出营应战,完全当作没听见的样子,你爱骂你就骂,我就不出战,你能把我怎么着吧!正所谓,任他围困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
一来二去,夏军士卒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士气一下子垮了大半。从早上折腾到中午,夏军像泼妇骂街似的,累得都快散架了,结果,唐军阵营纹丝未动。持续不断的叫嚣与挑衅,致使夏军士兵又累又饿,疲惫不堪。加上这个时候,盛夏来临,天气炎热。夏军军中,将士们一个个口干舌燥,便三五成群地坐在地上,原地休息,防备逐渐松懈下来。
就在此时,李世民站在唐营的高台之上,向下瞭望敌情,突然发现,夏军内部出现异动。怎么回事呢?原来,不少夏军士兵,难忍口渴,纷纷离开队伍,争先恐后地来到后方,抢着喝水。如此一来,夏军阵形开始出现松动,十几万人马的军队,根本毫无秩序,军纪,乃至号令可言。
唐营之中的秦王李世民,见到此情此景,大喜过望。自己期盼已久的决战时机,终于到来了。现在的夏军,军纪涣散,战阵松弛,已是一支彻头彻尾的散兵游勇。倘若此时,对其发起突然袭击,大举反攻,一定可以大破夏军。战机稍纵即逝,李世民岂能轻易放过,肯定要牢牢抓住这唯一的决战机会。
很明显,李世民准备动手了。既然决定突袭夏军,进行最终的决战,就要做到万无一失。即使打定主意,李世民也要打消最后的疑虑,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如何证明呢?李世民派出小股部队,前去刺探窦建德大军的虚实。
于是,李世民命秦王府骠骑将军宇文士及,率领三百玄甲军骑兵,正面绕过夏军主力,经过敌阵以西,向南推进,与夏军保持平行。实际上,李世民派遣宇文士及,率兵南进,就是让他去打探夏军虚实。
说一点题外话,宇文士及此人,正是宇文述的幼子,宇文化及的幼弟;同时,他还是隋炀帝的女婿,娶了隋炀帝的女儿南阳公主。唐朝建立之后,宇文士及便入仕李唐王朝,在秦王李世民麾下效力。
宇文士及此次奉李世民之命,率领三百骑兵,南进刺探敌情。临行之前,李世民千叮咛,万嘱咐,告诫宇文士及,如果敌军没有动静,你便引兵撤回;一旦夏军出现骚动,则大军立即东出击敌:
贼若不动,尔宜引归,动则引兵东出。 (《资治通鉴》)
接到李世民分派的任务后,宇文士及自然不敢怠慢,立刻率军南进,避开夏军正面之敌,来到阵前。果然,经过认真观察,宇文士及发现,夏军军阵当中,异常骚乱,不断有士兵离开队伍。由此可见,夏军显然军纪松懈,难以约束所辖部众,正是全军出击,一举破敌的大好时机。
随即,宇文士及马上派人,快马加鞭,去通知秦王,可以出兵了。李世民得到消息后,简直是心花怒放,当场拍板决定,说:“可击矣!”正好这个时候,尉迟敬德前往黄河北岸,收拢1000余匹牧马,碰巧返回唐军大营。所以,李世民迅速传令下去,命唐军各部全线总攻,出战窦建德。
虎牢关决战,正式开始了,唐军的战鼓,已经咚咚敲响。应该说,此番决战夏军,李世民的精锐劲旅——玄甲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最后的大决战,几乎是全部的玄甲军精锐,集体上阵杀敌。
为了彻底击败夏军主力,李世民雷厉风行,迅速出击,将不到四千人马的玄甲军,分成两拨。李世民本人,亲率一支轻骑,先行突击;大军随后跟进,东涉汜水,直扑敌阵,猛攻夏国兵马。
唐军发起总攻之时,窦建德并没有在前线指挥作战,而是在后方举行朝会,接受群臣朝谒。虽然,大战迫在眉睫,但是,窦建德依旧和往常一样,照例进行朝会,接见群臣。也就是说,夏军的大部分重要将领,此时皆不在一线部队。换言之,夏军的前方部队,群龙无首,缺乏统一指挥,特别容易被一击致命。
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的确是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他选择出兵决战的时机,实在是太准了。夏军的前方部队,指挥真空,号令不一,若唐军抓住这个机会,猛攻夏军,绝对能够彻底将其消灭。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李世民并没有去攻击夏军的一线部队,而是走了一步更绝的棋。这一步更绝的棋,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还能快速击败窦建德,取得最终的胜利。简而言之,八个字可以概括:中心开花,斩首行动。那就是,李世民亲自率领精锐轻骑,单刀杀入,绕开夏军主力,直击窦建德中军大营,生擒窦建德。
这才是李世民用兵的高明之处,与其和夏军主力拼死血战,付出较大的代价,倒不如直接端掉敌人的指挥中心。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拿捏住夏军布防的纰漏之处,彻底将其打垮。
之所以要绕开夏军一线主力,选择直击窦建德中军大营,李世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主要有两点考虑。
第一,夏军大部分主力,都在一线,后方中营兵力空虚,没有多少精兵护卫。窦建德肯定想不到,李世民会绕过一线部队,迂回到后方,攻击自己的中军大营。所以,直取窦建德中军,对于李世民而言,还是有很大胜算的。
第二,擒贼先擒王。身为夏王的窦建德,是十几万夏军的灵魂所在,一旦攻破夏国中军大营,杀死或生擒窦建德;那样一来,十几万夏军,就会变成无头巨人,彻底丧失斗志,不堪一击。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李世民连打都不用打,前方的夏军部队,便会乖乖地放弃抵抗,向唐军缴械投降。
前文说过,李世民率军渡过汜水,袭击窦建德中军的时候,窦建德正在举行朝会,接受群臣朝拜,他不会想到唐军敢来偷袭。因此,整个部队,防备非常松懈,基本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
就当窦建德君臣还在上朝的时候,一支玄甲军骑兵,突然冲破夏军大营,铁蹄铮铮,掩杀而来。当时,窦建德正在接受群臣朝拜,朝会刚刚举行到一半,只见,无数黑盔黑甲的玄甲军,就已经杀到了营门外。面对这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唐军铁骑,窦建德整个人都懵圈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身边的大臣们,也是面面相觑,纷纷向窦建德聚拢。
唐军突袭大营,夏国君臣慌成一团,该怎么办呢?情势万分危急,窦建德也是豁出去了,急忙调集骑兵卫队,命他们挡住唐军的进攻。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群臣隔在道路中间,窦建德的卫队,根本无法通过。
于是,窦建德亲自下令,指挥群臣散开,让卫队通过。值此一片混乱,唐军铁骑已经近在咫尺,冲到了窦建德面前。看到唐军奔袭过来,夏军的骑兵卫队,拼了命地掩护窦建德,撤至东陂。刚歇了一口气,唐军大将窦抗引兵来攻,卫队奋力抵抗,才暂时挡住了唐军的兵锋。
又过了没多久,一身戎装的李世民,率领着玄甲军的精锐轻骑,亲自赶来,杀进夏军大营。冲入敌军营寨后,李世民立即指挥玄甲军,猛攻夏军。在秦王李世民的带领下,玄甲军众将士,无不英勇杀敌,人人奋力争先,所向披靡,锐不可当。他们都知道,胜负在此一战,只要拿下窦建德,大唐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尤其是李世民的堂弟淮阳王李道玄,表现得异常英勇,为唐军将士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淮阳王李道玄,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秦王李世民的堂弟,其父是唐高祖的堂兄河南王李贽,当时才十七、八岁的年纪。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时,李道玄受封为淮阳王,并被授予右千牛一职。
不要看李道玄年纪轻轻,但他却是李唐宗室中一位难得的少年英雄,骁勇善战,久经战阵,是一位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的宗室将领。李道玄平生,最敬佩堂兄秦王李世民,十五岁便跟着李世民出生入死,大破宋金刚主力于介休,率先登城陷阵,得到了李世民的赞赏,战后赏物千段,以示褒奖。
此番攻打洛阳,李道玄随军出征,频战皆捷。后来,李世民亲率三千五百玄甲军,奔赴虎牢关,截击窦建德主力大军,李道玄又追随李世民左右。虎牢关初战,李世民以轻骑诱敌,与李道玄率领伏兵,陈于道左,待夏军进入,大举出击,大破敌兵。可见,李道玄虽是李唐宗室,同时也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
这一次,李世民率领玄甲军精骑,直攻夏军主营。唐军将士浴血拼杀,力战夏国军队,几乎每个人都视死如归,英勇无畏。不过,在这其中,表现最为英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淮阳王李道玄:
淮阳王道玄挺身陷陈,直出其后,复突陈而归,再入再出,飞矢集其身如猬毛,勇气不衰,射人,皆应弦而仆。世民给以副马,使从己。于是诸军大战,尘埃涨天。 (《资治通鉴》)
两军激战的过程中,年纪轻轻的淮阳王李道玄,挺身杀入敌阵,冲击夏军背后,然后又返身杀出,紧接着又重新突入,再入再出,犹如白袍小将一般神勇,风驰电掣,无人可挡,驰骋在夏军军阵当中,来去自如。
根据史书的记载,战况最为激烈的时候,李道玄身上所穿的铠甲,插满了羽箭,如同刺猬毛一样密集。好在,唐军的明光铠,质地精良,坚硬无比,寻常的箭矢,根本无法射穿。李道玄虽然身中数箭,却并没有受很重的伤。不过从另一方面,也能够看出,李道玄打得非常艰苦。
尽管如此,李道玄依旧勇气未减,弯弓搭箭,连续射倒数名敌兵。见到李道玄如此英勇,估计当时,李道玄的战马,在战斗中受了重伤,李世民便把自己的副马,给了李道玄,让他紧紧跟在自己身边,兄弟二人并肩作战。
此时此刻,唐、夏两军主力,都相继赶到。窦建德的中军大营,成为了大战的集中焦点。双方展开了空前绝后的厮杀与血战,兵戈相向,奋力鏖斗。一时间,战场上尘土飞扬,烟尘四起,难以分辨清哪边是唐军,哪边是夏军。可见,战场上的形势,已经彻底乱了,甚至到了敌我不分的地步。
趁着这个烟尘弥漫,敌我不清的机会,李世民率领着史大柰、程咬金、秦琼、宇文歆等数员大将,以及一支玄甲军精锐,卷起战旗,避过夏军的正面部队,悄悄绕到夏军战阵的背后。为什么要将战旗卷起呢?一则是为了隐蔽,防止被夏军发现;二则也是为了出其不意,对夏军更好地发起突袭。
到了敌军背后,李世民突然一声令下,唐军将士拉开战旗。顿时,旌旗蔽空,迎风招展。由于当时尘土飞扬,什么都看不清楚,尚在混战的夏军将士,看见到处都是唐军旗帜,以为唐军已经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把自己团团围住。这样一来,夏军所有兵将的心态,彻底崩溃了,完全失去了斗志,瞬间作鸟兽散,四散溃逃:
世民帅史大柰、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卷旆而入,出其陈后,张唐旗帜,建德将士顾见之,大溃;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馀级。 (《资治通鉴》)
直到现在,一直如火如荼的战局,终于发生了惊人的逆转。原本,唐、夏两军,激战正酣,胜负不分。可是,谁也没想到,李世民竟然兵行诡道,奇袭夏军背后,致使整个夏军战线土崩瓦解,顷刻间,演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夏军溃败,四散而逃,正是一举击败夏军的绝佳时机,李世民哪能轻易放过?到了嘴边的羊羔肉,自然是要吃的。于是,李世民一声号令,指挥唐军,乘胜追击,足足狂飙突进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彻底击破夏军精锐主力。这一战,窦建德和夏国军队输了,而且输得是惨不忍睹。
夏军主力兵败如山倒,基本上全军覆没了,那么,窦建德的命运又将如何?一句话,窦建德现在是大势已去,一溃千里,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手上倚为资本的十几万军队,都已经土崩瓦解了,死的死,逃的逃,他还能做什么呢?所以最终,窦建德也难逃兵败被擒的命运。
在混战当中,窦建德被唐军的长槊刺中,身负重伤,然后一路拼命逃奔,流窜至牛口渚。关于牛口渚这个地方,窦建德对它是深恶痛绝。因为,窦建德在行军途中,听到当地童谣唱道:“豆入牛口,势不得久。”所以,窦建德认为,牛口渚是一个不祥之地。没有想到,窦建德最后竟然丧在了牛口渚,此地竟真的成了这位夏王的折戟之处。
窦建德仓皇逃亡,可是,唐军追兵却在后面紧追不舍,不肯放过他。两员唐军战将: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奋力追杀窦建德。慌乱之中,窦建德不慎坠马。看到窦建德从马上掉了下来,唐将白士让顿时来了兴致,手持长槊,准备当场刺死窦建德,眼看窦建德命悬一线。
就在槊尖慢慢刺向窦建德之时,或许是求生的欲望,催发着窦建德要活下去。只见,如同丧家之犬的窦建德,突然冲着白士让大喊一句:“勿杀我,我夏王也,能富贵汝。”意思是,你不要杀我,我是夏王窦建德,如果你抓了我,献给你家秦王殿下,一定可以送给你一场荣华富贵。
一听这话,白士让便停了下来。随后,另一员唐将杨武威,下马将窦建德生擒,摁在从马上,押着他前去面见李世民。看到五花大绑的窦建德,李世民以一种胜利者与征服者的口吻,质问窦建德,斥责其兴兵越境之罪:
我自讨王世充,何预汝事,而来越境,犯我兵锋! (《资治通鉴》)
李世民质问窦建德,我率军来讨伐王世充,又没碍着你什么事,你为什么非要横插一杠子,兴师越境,阻我大唐军队。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世民这是在明知故问,窦建德为什么要率军而来。只不过现在,李世民是胜利者,该怎样进行问话,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意愿。
都到了这步田地,窦建德也认清了形势,自己如今已经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夏王了,不过就是一介阶下囚罢了。所以,窦建德再也不想称霸天下,成就帝业那些虚幻的东西了,当务之急,还是保命要紧。于是,在李世民面前,窦建德立刻放低姿态,卑躬屈膝,再也不以一国之主的姿态而自居。
还有一点,窦建德估计算准了李渊、李世民父子不会杀他。为什么呢?虽然,虎牢关决战,唐军大获全胜,击溃夏军主力,并生擒了夏王窦建德。但是,河北地区的大片领地,依旧在夏国掌握之中,尚未归附李唐王朝。唐朝若要尽取河北之地,便要稳定河北人心。这样一来,窦建德就成了一枚重要的棋子。单凭这一点,李家父子就暂时不能杀掉窦建德,至少目前还不能杀他,他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面对李世民的质问,窦建德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回答了八个字:“今不自来,恐烦远取。”我如果不主动前来驰援洛阳,恐怕王世充完了,下一个遭殃的就是我窦建德了。一见窦建德服了软,李世民当即下令,将窦建德关押起来。等破了洛阳城,拿下王世充后,再一并押回长安。
虎牢关最后的决战,李世民率领不到四千人马的玄甲军将士,背水一战,绝地反击,打了一个大胜仗,一个很大的胜仗。此战,李世民亲率唐军,冲破敌阵,追亡逐北,一举大破窦建德夏军主力,斩首三千余级。至于其他的夏军军士,在混战当中,大部分早都已经四散溃逃。
此役,唐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击溃夏军主力,生擒夏王窦建德,俘获窦建德部众五万人马。对于这五万夏军战俘,李世民并没有斩尽杀绝,而是奉行宽厚的“俘虏政策”和“人道主义政策”。为了展示战胜者的气魄,当天,李世民下令,将五万夏军降卒全部遣散,允许他们各自回乡,与家人团聚。此举,对稳定河北军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虎牢关大战胜利后,老臣封德彝特地前来,向李世民道贺。要知道,虎牢关之战前,唐军内部意见不一,对关于如何进行下一步作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一部分人主张,兵行险招,率领一支精兵,抢占虎牢关,截击窦建德主力大军;还有一部分人,主张暂时引兵退去,静观其变,再图进取。
而封德彝此人,正是主张撤军的代表。所以,见到封德彝前来道贺,李世民不免有些“童心未泯”,笑着调侃老臣封德彝,说道:“不用公言,得有今日。智者千虑,不免一失乎!”听完秦王李世民的一番打趣后,封德彝一脸惭愧,虽然没有到无地自容的地步,但也是有些不好意思。
另外,夏军主力全军覆没,窦建德兵败被擒后,其妻曹氏与左仆射齐善行二人,带着数百残余骑兵,逃归洺州。至此,曾经称雄河北,叱咤风云的窦建德军事集团,彻底退出了隋末唐初的历史舞台。虎牢关之战,以唐王朝的完胜而圆满收官。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月,唐、夏两军在天险要隘——虎牢关,展开了终极决战。最终,在李世民的指挥之下,以及经过唐军将士的浴血奋战,李世民仅凭三千五百玄甲军精锐,成功实现了战场逆袭,一举击溃十余万夏军主力,生擒夏王窦建德,取得了虎牢关之战的圆满胜利!
虎牢关之战的大获全胜,不单单是唐军在军事上取得的重大胜利。更重要的是,虎牢关大胜,对于整个洛阳之战的最终胜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此时此刻,拿下洛阳城,于李世民而言,已经是胜券在握的事情了。
唐军围困洛阳日久,王世充坐困孤城。因此,他将最后的希望,也是唯一的希望,全部寄托到了窦建德的十几万夏军身上。如今,窦建德在虎牢关全军覆没,兵败被俘,无疑是割断了王世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个时候,王世充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洛阳破城,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打败了窦建德的十余万夏军后,李世民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接下来,事情便简单多了,李世民调转枪口,指挥唐军主力,准备对洛阳孤城,发起最后一击,彻底消灭王世充的郑政权。
那么,在攻打洛阳的最后阶段,李世民是如何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攻下洛阳,迫使王世充出城投降?攻下洛阳之后,李世民又是怎样一鼓作气,如风卷残云般,席卷河南、河北之地,实现大唐入主中原的宏愿,为这场持续了十个月的洛阳之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https://www.qkshu6.com/shu/62556/48322292.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