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大汉永存 > 第165章 大势所趋

第165章 大势所趋


第165章  大势所趋

        回到兰陵侯府的刘瀚自然不开心,舒雨竹上前轻轻拉着他手,慢慢抚摸着他的脸庞,柔声问道:“怎么样,没有成功吗?”

        “他们太固执了。”

        “你说过的,这个像是教育的延迟性,人总是后知后觉,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你努力了,不是吗?”

        “是呀。”

        刘瀚感慨起来,有时候知道得太多,又无法改变,反而是痛苦的,无知无畏,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可他又不能透露太多,不然不利于后面的发展。

        赵破奴带着两万大军,意气风发的出发,这一次,他还带上了儿子赵安国,想给他弄点功劳,要是再封给侯,那他老赵家就发达了。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赵破奴满心欢喜,风尘仆仆,像是后世网恋面基一般,那心情是极其的美,仿佛空气都是甜的,但来到浚稽山的时候,他发现自己错了。

        想象中是匈奴左大都尉杀了单于,匈奴大乱,自己一路砍瓜切菜,弄不好能灭了匈奴,再次也能受降几万匈奴人。

        可现实是,儿单于带着八万大军严阵以待,这基本是匈奴单于所有的主力了,扎好口袋就等着他往里面钻呢。

        “撤退!”

        “撤退!”

        “前军变后军,拖延敌人,全军撤退。”

        “杀呀!”匈奴大军自然不会放过他们,一路追杀。

        赵破奴见势不妙,一边反击,一边退兵,就快回到受降城的时候,他的2万骑兵,被儿单于的8万人团团围住。

        汉军将士又渴又累,全军都缺水,他们大多时候是在沙漠中行军的。

        “安国,带上亲兵,随阿翁去找水源,我已经派人求援了,只要有足够的水,再固守十天半月,咱们就有救了。”

        “哎,看来大司马料事如神,这一仗果然败了。”

        赵破奴感慨起来,却忘记了刘瀚的另一个交代,要坐镇军中,他作为一军的主帅,居然趁着夜色,离开大军,带着亲兵和儿子亲自寻找水源。

        很快,他就被匈奴地斥候发现了。

        “快跑,阿翁快跑。”赵安国大叫起来,可惜匈奴人人多势众,一拥而上,他和亲兵无力阻挡,生擒赵破奴和赵安国。

        这个时候,赵破奴想到什么,泪流满面,“悔不听大司马之言。”

        得知赵破奴被生擒,他留在军中镇守的部下吓破了胆,汉军中的郭纵担任护军,维王担任匈奴降兵的头领,两人看着一些将领,商量道:“主帅没了,就算可以突围回到汉朝,也要受到惩罚。不如我们一起投降吧。”

        “你们敢?”这个时候,卫山站出来了。

        “锵!”他拔出剑,直接当场斩杀了维王。

        “啊!”

        “卫山,伱要谋反吗?”郭纵色厉内荏的叫嚣起来,一时间,大帐内部人人自危,都抽出刀剑来。

        “要谋反的是你,我来的时候,大司马怕有变,特地嘱咐我便宜行事,果然呀,你们竟然要投降,做匈奴人的狗,不怕在我大汉的阿翁阿母被问罪吗?”

        “那你说怎么办?现在主将没有了,咱们回去也要被问罪。”

        “这件事情,不怪我们,都是匈奴的奸计,还有赵将军的过失,我想陛下不会怪罪我们的,毕竟敌众我寡,还是匈奴单于亲自率军。

        况且,就算陛下怪罪我们,还有大司马为我们求情,只要不烧杀抢掠,这败仗得情有可原,大司马何时会因为这样而怪罪我们?”

        卫山这么一说,大军都沉默了,刘瀚治军严,不准奸淫掳掠,不准随意杀戮百姓,这是死罪,无论是谁,都是杀无赦。可他对将士也是极其好的,赏赐多,也体恤下属。

        “好,那我们现在怎么吧?”

        “想办法突围出去,能突围多少是多少,大不了战死沙场。”

        众多将领都点头,“行,我们相信你,相信大司马!”

        除了卫山当过将领和侯爷,南征北战之外,刘瀚的威望也是促成这样的意愿的重要原因。

        于是,当夜,两万大军在卫山带领下趁着夜色突围,匈奴本以为抓住赵破奴,大汉会崩溃,可他们想错了。

        “杀!”

        <div  class="contentadv">        “冲!”

        喊杀声、火把、飞箭、残肢断臂……

        这些交织成了残酷的突围战场,一场场恶战,卫山最终带着9000人突围了出来,一路疾驰来到了受降城。

        匈奴儿单于一路追过来,派人进攻受降城,公孙敖也不是吃素的,防守严密,还有9000的卫山军队支持,受降城没攻下来,儿单于就入侵边塞,一番掠夺而去。

        而长安,得到这个消息的汉武帝,大怒不已。

        “打了败仗,还有脸回来,主将还被人活捉了,来人,将卫山,还有郭纵等人给朕逮捕下狱。”

        刘瀚连忙跪拜,阻止起来,“陛下息怒,这次是匈奴人奸诈,赵破奴只有两万大军,对面有八万大军,还是单于主力,他们严阵以待,赵破奴没有准备,败是自然的。

        他后来应对还算得当,可独自立刻去找水源,被匈奴生擒,是人想不到的,好些人想投降,是卫山当机立断,斩杀维王,安抚军队,不然别说9000人回来了,就是两万大军不是全军覆没,就是投降了。”

        汉武帝沉默了,他是聪明了,自然知道厉害,“算了,让他们在边塞等待援军,不赏不罚,让卫山做这军队的主将,封他为卫阳将军。”

        安排好之后,汉武帝叹气一口:“唉,这个赵破奴,辜负朕的期望。”

        赵破奴的遭遇,也是汉朝这一时期的一个缩影,漠北之战已经结束十几年,卫青、霍去病都已经去世了。

        汉匈之间,战火重燃,然而,汉朝再也找不到以前胜利的感觉了,几次大战,不是堪堪平手,就是惨败而归。

        这些可能是因为刘瀚没有上战场,他上了或许能改变,或许也改变不了,大汉年年征战,百姓疲惫,士兵已经厌倦战争了。

        汉武帝目光灼灼的看向刘瀚,“倒是你,有先见之明,你怎么知道这是阴谋?”

        汉武帝虽然年迈了,可目光还炯炯有神,似能穿透人心。

        刘瀚自然有准备,“咱们跟匈奴都打了多少年了?匈奴单于就没有几个笨蛋,怎么会这么轻易被部下杀了?我感觉太轻松了,而且自从赵破奴打破楼兰之后,他就开始骄傲了,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汉武帝仔细琢磨着句话,感觉很手深意,它其实出自后世班固的《汉书·魏相传》,现在班固的爷爷估计都还没有出生呢。

        “这句话你在哪里看到的,什么兵书?”

        “自己琢磨的,人不可骄傲,当年项羽失败,未尝没有骄傲的原因,他太不可一世了。”

        “好呀,不愧是我大汉的战神,我刘家的麒麟儿,你和去病一样,天生属于战场,不拘泥于古兵法,很好!

        这样,你准备一下,去边疆稳定一下,大汉新败,边疆必然动荡,等准备好了,朕再出大军,给你彻底灭了匈奴。”

        “诺!”

        汉武帝现在很头疼呀,既要用刘瀚,也要防刘瀚,看遍这大汉将领,除了刘瀚,他没有看得上眼的,本来想推出一个李广利,结果一出征就大败。

        又推出了一个赵破奴,结果被生擒了,这叫什么事呀。

        “苏文。”看着刘瀚离开的背影,汉武帝感觉人才不够用,这些人除了刘瀚,没有一个比得上霍去病,卫青的。

        好家伙,能有一个卫青,他已经是积福了,再有一个霍去病,完全是彩票中大奖了,他还想来,以为自己家开彩票的?

        “奴才在。”

        “叫人再求贤诏,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诺!”

        汉武帝从来都重视和发掘人才,不遗余力地提拔人才。他大力改革用人制度,全面实行察举、贤良、上书、太学等综合手段,不问出身,唯才是举。

        先后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下诏三次求贤,这完全能体现他求贤若渴的治国态度。

        这是他第四次下诏求贤了,原本历史上是元封五年,卫青死后下的,卫青一死,他就感觉没有人才了,朝廷中的全是饭桶,一个都比不上卫青,幸好有一个刘瀚,所以他没有下。

        可他发现要是再不找些人才来制衡刘瀚,他都不太敢用,怕尾大不掉,功高震主。

        杀吧,帝国动荡,勉强能接受,但完全是自斩臂膀,没有必要。

        雪藏吧,又没有其他人才,放着这么个人才不用,那他多吃亏。

        “幸亏他无后!”汉武帝不知道为啥,心里忽然有些庆幸。

        古代篡权当皇帝的有很多,有大将,有宰相,有外戚,甚至女人也能当皇帝。有意思的是不少太监宦官也同样权势熏天,可没有任何太监能当上皇帝的。

        只因为两个字,无后!

        帝王是血脉传承的,从夏商周就是这样了,到汉朝快两千年了,世袭代替禅让,没有人能改变,这是大势。


  (https://www.qkshu6.com/shu/6280/117470505.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