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山河祈宁 > 第111章 太后试探

第111章 太后试探


第111章  太后试探

        孝文帝一说要走,自然没人敢留。除了沈聿宁和周皇后,几个皇子和嫔妃公主都依照规矩随孝文帝銮驾回朝,只留下一堆命妇面面相觑。

        能站在这儿的命妇俱是人精,面上虽然不敢多嘴,心里却忍不住唏嘘。孝文帝在孝道一事上向来做得不落人口舌,就连最严苛古板的御史都挑不出错处,可现在却抛下太后先走,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母子二人生了龃龉。

        裴太后望着孝文帝匆匆离去的背影出神,一向强势的面容罕见地露出了几分疲倦,直到院外一阵冷风袭来逼得她捂着帕子咳嗽了一声才转过神来。

        周皇后娴静得体,一向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否则孝文帝便不会专门让她留下来伴驾裴太后了。见此情形,她也只是心中默默叹了口气,重新斟了杯茶递到裴太后手边:“母后,您本就有咳疾在身,若是再伤了风,只怕陛下也睡不安稳。”

        裴太后闭着眼揉了揉眉心,摆了摆手:“皇后,你操劳了一天,下去休息吧。”

        她又挥退一众命妇:“今日诸事繁多,若想去供盏长生灯,这会儿正是时候,哀家也不便拘着你们。这个小妮子留下来陪哀家说说话,其他人都退下吧。”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顺着裴太后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最后齐刷刷地落在了霍祈身上。

        那是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

        小姑娘脸蛋儿生得嫩,但周遭的气质却有种无端的稳重,在这古朴的禅院中显出几分难得的禅意。若不特意去寻她的踪影,只怕没人会注意到这儿竟还站了这么一个悄无声息的人。可一旦注意到了她,就很难让人将目光从她身上挪开。

        众夫人眼中皆是露出复杂之色。

        这几年来,裴太后一心向佛,不理俗事,甚少召见命妇和大臣家眷,宗妇能在太后跟前说上几句话都是极得脸的事情。这次宝檀寺进香是亲近太后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少人卯足了劲想在裴太后面前讨个好。

        可谁能想到,竟是个小姑娘得了脸?

        江氏也是下意识跟着皱了皱眉。她以前觉得霍祈是个温良有余贤淑不足的,礼仪规矩上虽然挑不出错,可霍家将她养得太有性格了些。毕竟哪有世家女子老是跑到围场赛马的?

        袁显之满意霍祈,可她却一直觉得霍祈不够完美。可如今霍祈年岁渐长,行事举动瞧着更加进退得宜,如今竟然还得了裴太后的青睐。再想到两家现在不可能再做姻亲的事实,她就有种到嘴的鸭子飞了的感觉。

        就连周皇后都陷入了短暂的错愕。不过转念一想她就明白了,刚刚在大殿上,似乎就是这个小姑娘挺身而出救了裴太后。玉观音倒塌,有过错的人已经处置了,此时自然是要论功行赏了。

        汪氏也没想到会有这出,不过到底没表现出太大的惊诧,只是捏了捏霍祈的手心,提醒她小心说话,随即跟着其他人退了出去。

        眨眼间,除了裴太后和身边的陆姑姑,禅房里就只剩下了霍祈。

        霍祈立即上前两步,伏在地上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臣女霍祈见过太后,太后万福。”

        裴太后面上浮起一层淡笑,可那笑容却并不达眼底:“原来是霍家的姑娘。今年几岁了?”

        霍祈低心下意:“禀太后的话,过了今年六月便满十六了。”

        裴太后点了点头,眼神示意身边的陆姑姑将霍祈扶起来,这才细细打量起少女的面容。

        裴太后这些年虽甚少召见命妇问话,但对朝中大臣的妻女以及各大家族的渊源都尽数了然于胸。刚刚见这小姑娘身边站的是汪氏和霍羡,她便知道是宁国公府的人,偏霍如海又只得了一位嫡女,那必然就是霍祈了。

        不过,她虽然知道有霍祈这么一号人,但对霍祈本人的印象却是非常模糊的,以前只听孝文帝提起,说是要指给袁家做侯府世子妃的。她原本只道霍祈是个千篇一律的世家之女,可现在见这少女端庄持重,方才在大殿上又临危不惧,这份心性也实属难得了。

        “你方才为何要救哀家?”裴太后笑问,面上却带了几分试探,“虽说荣华富贵迷人眼,可对大多数人来说,保住自身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这话可谓是问得十分犀利了,若是一个行差踏错,只怕就要被打成为了荣华富贵豁去性命的不择手段之人了。霍祈愣了片刻才道:“玉观音快倒下时,太后娘娘就在臣女身前不远,臣女恰巧是能拉住太后的。”

        说完,霍祈也忍不住心虚。救裴太后虽不全是为了荣华富贵,但也绝没有那么单纯。除了能将霍羡彻底从此事中摘出来,最重要的是,裴太后绝不能成为这出戏的牺牲品,这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裴太后见霍祈并未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也没故意卖乖讨巧,只是说自己当时身处的环境恰巧能施救,心里更是高看了霍祈一分。她坐在太后这个位置上这么多年,见多了虚情假意油嘴滑舌之人,可霍祈看着却是实在的孩子。

        她又笑:“你倒是个痴的。说起来,哀家那孙儿向来是个对谁都不上心的性子,今日却肯对你出手相救,倒是奇事一桩。”

        这就是说,裴太后今日也看到是沈聿宁出手救了她。霍祈脑筋稍微拐个弯也知道裴太后的用意,大多数人或许只会将沈聿宁的举动解释为事急从权,可裴太后这种心有七窍之人却不是那么容易瞒过去的。

        霍祈自嘲一笑:“太后娘娘方才说今日是臣女救了您,可又何尝不是您救了臣女呢?七殿下今日肯出手相救,不使臣女成了救人不成反搭上自己性命的无能之辈,自是因为殿下怀有仁德之心。除此之外,臣女斗胆猜测,或许更是因为殿下不忍太后所不忍之故。”

        裴太后和霍祈这一来一回,就连服侍太后几十载的陆姑姑都忍不住捏了把汗。宫中都说这位七殿下不得圣心,可再如何不得圣心,他也是裴太后一手抚养长大的。平日里,裴太后虽不娇惯七殿下,可太后对这位殿下有多看重,她心知肚明。

        裴太后刚刚那一问,显然是在试探宁国公之女是否与七殿下早就早有渊源。七殿下是个不亲近人的性子,今日出手救人的原因本就十分暧昧不明,可这位霍姑娘却实在是个妙人,竟说成是因为七殿下不忍太后伤心,见救了自己的小姑娘香消玉殒,所以才一反常态出手救人。

        实在是妙。

        裴太后眼里的笑意深了些,她将腕上的镯子褪了下来,示意陆姑姑交到霍祈手上:“你倒是会哄哀家开心。今日遇见你也是一桩缘法,哀家知道宁国公府向来也是不缺好东西的,长者赐不可辞,这个镯子,你拿着玩吧。”

        霍祈双手接过,这才瞧清楚是一只白玉八仙纹手镯,瞧这成色,只怕也得千金之数。霍祈本想推辞,可见裴太后话说到这份上,也不好再多说讨嫌,只好行礼接下。

        霍祈刚被扶起身,只听裴太后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严肃的语气里夹杂了了几分揶揄:“在外面听墙角也听够了吧?”


  (https://www.qkshu6.com/shu/6308/117473997.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