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 第8章 天未亮,便上朝

第8章 天未亮,便上朝


黑夜虽长,但终究会天明。

  当鸡鸣之时,东京城内最先起来的人,并不是贫民百姓,而是大宋三品以上的官员。

  大宋的每月大朝会时间,是五更三点,也就是凌晨四点多。

  凌晨四点多,天都还没亮,这些要上朝的大宋官员,就要早早的来到宫城中的紫宸殿。

  因为天色未亮,所以紫宸殿内挂了好多的灯笼,倒也把紫宸殿照的通透。

  紫宸殿的墙壁本就沾了一层金粉,被黄色灯笼这么一照,越发的富丽堂皇,奢侈至极。

  历朝历代修建皇宫之时,都要把皇宫大殿修的雄伟壮观。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其实,皇宫不仅仅天子的脸面,更是国家的颜面。

  秦,汉,唐这三国的皇宫,无一不壮丽雄伟,让人看之,便望而生畏。

  唯独宋朝,从出生那一刻,就先天畸形,越长越挫。

  虽然宋朝经济发达,东京城繁华无比,但东京内城中的皇宫,并没有前朝的壮丽雄伟。

  就算宋徽宗修了不少宫殿,但是又有何用?

  少了一份霸气,多了一份阴柔,就好比一个壮实男子,偏偏娘里娘气的,有宋一朝,无尚武之风。

  紫宸殿内。

  一群身着朱紫官服,手持笏板的官员,鱼贯进入殿内,没过一会,紫宸殿内就熙熙攘攘起来。

  能有资格进入紫宸殿的官服,都是五品以上,五品官服的官服是朱色,三品官员是紫色。

  所以,这一刻,紫宸殿内是满堂朱紫。

  等到所有的官员都到齐了,最后进殿的官员,就是文官之首,大宋的宰相大人了。

  如今,大宋的宰相大人,是王黼。

  就在一年前,蔡京被第三次罢相,而顶替蔡京的人,就是王黼。

  王黼做宰相已经有一年时间了,这一年时间,深的宋徽宗赵佶的信任,所以大权在握,为所欲为。

  要说蔡京是奸臣,王黼此人比蔡京也不遑多让,两人在奸臣的道路上,是不分彼此的。

  王黼深知宋徽宗赵佶的性格,为了得到赵佶的信任,王黼当了宰相之后,不仅不把蔡京在任时,做的那些事儿,拨乱反正,反而更加变本加厉,比蔡京还要厉害一些。

  谁都知道,大兴花石纲,劳财伤民,不仅侵扰底层百姓来说,还容易滋生不平之事。

  一年前,有志官员们以为蔡京罢相了,王黼上当之后,会劝说皇帝,废除花石纲。

  可谁知,王黼上台之后,不仅没有劝说还给废除花石纲,反而变本加厉,让苏州应奉局朱勔更加肆无忌惮的搜刮。

  苏州应奉局的朱勔有了上头的撑腰之后,便更加无法无天起来,让东南无数百姓遭了殃。

  因为王黼的不作为,朱勔的无法无天,让东南百姓民不聊生,逼的睦州青溪人的方腊决定造反了。

  而方腊在造反前,被万年乡的保正方有常无意间发现,方有常发现这件事后,当即就想着禀报官府,谁知消息走漏。

  方腊虽然决定要造反,但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所以,在方腊知道消息走漏之后,自然是一不做二不休,当即杀人灭口。

  毕竟,都是造反的人了,还怕杀人吗?

  当天夜里,方腊就领了一伙人,趁着夜色,就来到方有常所在的村子里,将方有常一家,还有方有常所在的方村,全部屠戮的干净,一个不留。

  方腊领着自己的兄弟们,在这一夜一共杀了两百多口人,从老到少,一个都没有放过。

  只不过,事后才知道,方有常还有一个儿子,因为在县里求学,所以并不在村中。

  方腊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手下留情,而是除草要除根,随后便派了自己的好兄弟石宝,去县学杀方有常之子。

  事后,石宝回话,说已经杀了方有常的儿子。

  只不过,就在方有常全村被杀之后的一个月后,方世玉来到了东京城,敲响了鸣冤鼓,禀报了方腊造反这件事。

  上述的事情,就是一个因果关系,因为王黼想要讨好宋徽宗,才让朱勔无法无天,最后导致方腊起义。

  显然,王黼是深知这个道理的,所以,当王黼知道了,方世玉所带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怎么平叛,而是怎么脱清关系,粉饰太平。

  还有,王黼才上任宰相,就出了这么大的一件事,这让其他官员怎么看,怎么当文官之首。

  王黼知道,蔡京虽然被罢相了,但是朝中还是有很多蔡京的官员,而且,蔡京并没有被宋徽宗嫌弃,还有重新重用的日子。

  种种原因,让王黼不敢把东南造反的这件事,告诉宋徽宗,只能一边继续粉饰太平,一边让人把方世玉关进大牢,狠狠折磨。

  原本王黼以为,东南的造反,事情闹闹不大,最后定会平息的。

  可谁知,东南那个叫方腊的贼子,在前段日子,拿下了衢州,进而逼近了杭州,如今已经把杭州包围了。

  杭州,那可是东南重地,宋朝有一小半的税收,都得靠着杭州。

  这一下,王黼想要瞒住这个消息也不可能了,好在在此之前,有了充足的准备。

  说起来,还要谢谢那个叫什么来着的小子,要不是这小子一年前就把消息带过来,自己也不可能早早的做了一番准备。

  王黼在上朝之前,就已经得知,那个叫什么小子已经死了,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所以,面对东南造反这件事,王黼并没有什么担心,走进紫宸殿的时候,脸上露出的表情,一点慌张也没有。

  当王黼身着紫色官袍,手持笏板进入紫宸殿的时候,紫宸殿内原本交谈的官员,看到王黼后,立马小声起来,而且还有一部分官员,纷纷朝着王黼迎了过来,纷纷施礼参拜。

  紫宸殿有半数官员,都是这般殷切,王黼感受着众星捧月的巴结。

  当然,紫宸殿内也还有一部分人,看王黼是极为不顺眼的。

  这一部分官员们,有的是不屑和王黼为伍,有的是有其他的靠山,不惧王黼,还有几人,是元佑党人。

  元佑党人说起来,是上一朝的群党,是司马光,苏轼等人留下来的徒子徒孙。

  在紫宸殿东边,有一个清瘦中年人,正冷冷的看着这一幕。

  清瘦中年人,是开封府的提刑使,李格非。

  李格非是苏轼提拔起来的,除了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也是现留在朝堂上仅存不多的元佑党人了。

  此刻李格非的脸色难看,这般难看,并不全是因为听到东南造反,看到王黼无耻一面。

  李格非脸色难看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女儿李清照,一夜未归,下落不明。

  昨夜李清照身边的丫鬟,慌张失措的跑回府中,说小姐不见了。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李格非便急坏了,立马把府中的人马,通通都派了出去,寻找李清照。

  可是,一直到城门关了,人还是没有消息。

  原本李格非想要亲自出城寻找的,只不过,他的夫人说,就算李格非出城,也无济于事。

  而且,今日朝会是大朝会,不可缺席,让李格非上朝。


  (https://www.qkshu6.com/shu/63820/32404.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