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525章 长城残破起武城

第525章 长城残破起武城


第525章  长城残破起武城

    武怀玉返程的一路上心情还是不错的。

    卢三十五和高十二跟他闹脾气,他也并没在意,一路上倒是跟杨慕云越聊越熟,越聊越亲近。

    要不是武怀玉心怀顾虑一直把持,其实看的出她是很愿意跟武怀玉发生点什么的。

    一路来到了长城。

    左右太平山巍然对峙,一道长城蜿蜒如龙盘旋。

    不过靠近了就发现,曾经的巍巍边关长城,不再是坚不可摧,早已经被开了口子。

    没有战鼓号角,却有声声驼铃。

    一条大道穿越长城豁口,直通塞外坝上草原。

    看着那条残破缺口的长城,武怀玉驻足观看,心有感慨。

    苏烈指着那长城,“自战国燕始在此修长城,此后历赵国、秦国,东汉、北魏、北齐,六国先后修长城,    隋末动荡,北疆难守,这里长城也弃守,后来被突厥人毁城破关,再后来粟特胡到关内定居,这里慢慢的倒是商贸大兴,距长城关隘南面不足十里,沿着清水河两岸,不仅有许多粟特胡部定居的村寨,而且还有桥西边市,商贾云集,十分热闹。”

    草原来的牲畜、皮毛、药材以及奴隶等,在这里交换丝绸、茶叶、盐酒、布匹、瓷器、药品、粮食、铁器等,

    动荡的年代,特殊的地理位置,反倒让这一方边地,如今成为一座边塞热土。

    在以前,这里依托长城,有关城、堡寨、烽燧,加上山河地势之险,组成相互依托的防御体系。

    如今这里长城上开了口子,堡垒关城也不再。

    武怀玉没急着穿过那长城豁口。

    “要修复这长城缺口,不过可以在此修个关门,既方便防御,也可以用来通商互市。”

    苏烈也完全支持,甚至提出应当要把此地原有的防御体系修复。

    “可以,”

    “待此关城修复,依山面水,恃险而守,易守难关,可以称为武城。”苏烈提议。

    武城,以武为名,自然是说明其重要性,但同时一语双关,也意指武怀玉所重建,苏烈倒也是用心拍了记怀玉马屁。

    “哈哈哈,武城,也不错。”

    另一位范阳祖氏的参军,便也笑着讨好,请武怀玉留下墨宝。

    于是武怀玉便在那残破的长城下,留下两幅字。

    一副是大好河山,一副是武城,以后可以挂在关城两面。

    “报!”

    “卢参军回来了。”

    卢承业在坝上先行一步过来,跟粟特胡们会面。

    “下官拜见都督。”

    “卢参军此行收获如何?”怀玉笑问。

    “清水河桥西边市粟特商团萨保何明远随下官前来拜见都督。”

    “这个何明远是何样人?”

    何明远这姓就知道是昭武九姓胡之一,粟特胡一般都姓石、康、安、米、史、曹等九姓,何也是九姓之一,西域河中还有何国。

    按卢承业所说,这个何明远也是东迁中原已经很多年的粟特胡家族之后,何明远生在突厥草原,然后到洛阳经商,之后又来到河北定州。

    他在大业年间,还曾主管了定州的三个驿站,在驿站旁边建造旅店,供来往客商住宿,还经营邸店业务,既充货栈也为商人中介、买卖,凭着粟特人的精明头脑,赚的家财万贯,后来还建了织坊,有五百张绫机,买了许多田地,拥有大量奴隶。

    不过后来隋乱,何明远也年老,失去官场靠山,自己原本的驿职也没有了,遭逢乱世,兵过如梳匪过如篦,从万贯家业沦落到家贫破落。

    年迈的何明远带着定州的粟特胡人往北迁移,先去了塞外突厥,在草原贩牛马卖盐酒,恢复些元气,之后又看中广宁这片地方,于是迁来此地定居,依托这里的地理优势,从事边贸,短短十年间,又重新恢复兴盛,家财又过万贯。

    甚至他现在虽然既不是突厥之官,也不是中原官员,可这些年招附了许多粟特人来这边定居,他现在成了这片的萨保。

    “这么说,这个何明远在这清水河、于延水这一片都说了算?”

    “确实。”

    武怀玉挺佩服这个老头子,一把年纪了能够东山再起,本就不易,不仅商业上这么成功,甚至如今还能控制这么方圆三百里地,成为事实上的一地领主,那更不简单。

    萨保,本是以前粟特胡长途贸易时商团的首领,丝绸之路上并不是一片坦途,会有盗贼、土匪出没,而长途贸易往来商货,大都是珠宝银器香料等贵重货物,商队就需要一位比较有本事的首领。

    后来许多粟特商团开始在中原定居,萨保就不仅是商团的首领,还成为聚居地的领袖,

    这些粟特聚居区的萨保,以宗族血脉为纽带,再以拜火教信仰凝聚,他们就成了一些很特殊的存在。

    在魏晋以来,中原朝廷,甚至会直接委任一些势力很大的萨保官职,甚至封爵授刺史等,比如河西武威的安氏家族,就在北魏时便世袭萨保、刺史等职。

    到了隋朝,甚至已经把原本粟特人的这个萨保,变为了朝廷官职之一,成为流内品官,专门授给那些有威望有势力的粟特首领。

    何明远这个萨保不是朝廷授予的,是粟特人推举的。

    他控制着于延水上游三百里地的粟特自治聚居地,下面还有许多小萨保。

    “他有多少人口,多少武装?”

    “估计整个于延水流域,大约有三千户左右粟特人,不少是原来从幽州、定州、易州甚至并州,以及突厥迁到这片地区的,他们有一支八百人的拓羯,”

    武怀玉也听过拓羯之名,这些都是很勇猛的武士,据说在西域河中地区,粟特人也分为两类,一种是城邦定居,以手工和贸易为主的粟特人,还有一种则是以游牧为主的粟特人。

    城邦粟特人,擅长经商,而游牧粟特人十分勇猛能战。

    于是那些城邦粟特人在丝路贸易的时候,都喜欢雇佣游牧粟特人为护卫,那些人也称为拓羯,勇猛战士之意。

    在长安,都能经常看到那些拓羯身影。

    兵马强盛,多是赭羯,赭羯之人,其性勇烈,视死如归,战无前敌。

    反正这些拓羯当雇佣兵的口碑是极好的,赭羯据说源自西域三十四国之一的赭时国,也就是石国,当然也有人说,拓羯其实是源自古波斯帝国时代的西域佣兵。

    反正,这是群历史悠久,口碑很好的佣兵。

    何明远据于延水三百里地,三千户粟特胡,竟然有八百拓羯战士,确实很惊人。

    高荣告诉武怀玉,反正他们以前山后诸塞也跟于延水这边的粟特胡们常打交待,印象是这些人很精明,擅经商,但性多反覆,这些人虽嘴上甜蜜,但其实不好打交道。

    别看是群商人,但没人敢轻易得罪他们。

    在隋末乱世时,反正山后跟于延水这边的粟特胡,也算是半个盟友关系。

    大汉曾经有句震耳欲聋的口号,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但粟特胡却信奉另一句话为至理名言,那就是利之所在,无论远近。

    从河中到河西再一直到代北、辽西,这些丝路商人遍及每个角落,而且渐渐的,沿丝路上到处是他们的聚落。

    这些聚落定居点,不仅有粟特人,还有他们带来的吐火罗人焉耆人、突厥人等,也有许多他们的护卫、佣兵拓羯。

    从西域进入河西走廊,经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再东南经原州入长安、洛阳,    或东北向灵州、并州、云州至幽州、营州,    或从洛阳经卫州、相州、魏州、邢州、定州至幽州、营州。

    这几条线路上,遍布许多粟特人聚落。

    有粟特聚落的地方,必有拜火教的祅祠,萨保也成为聚落中政教合一的首领。

    北魏时,京城设有京师萨保,各州也设有州萨保,隋朝还曾把粟特聚落,改作县下乡里。

    于延水这一带的粟特聚落,并没入版籍,何明远这个萨保也不是大唐授封,甚至这些聚落也没改作乡里。

    “你可把本都督的话带给何明远?他是何态度?”

    “何明远希望能够当面拜见都督,”

    怀玉呵呵笑了几声,这已经算是一种态度了,看来不打算配合。

    丝路上的粟特聚落无数,也是粟特商人们国际贸易网络的一个个节点,甚至在战乱之时,这些粟特胡首领也不是善茬,比如隋朝时曾攻灭西域伊吾国,但隋乱时,伊吾就被那些粟特胡们占领,比如石万年,就是一个粟特萨保,此时还占据着伊吾七城,号称伊吾王,颉利可汗也任他为伊吾城主,统领七城,隶属突厥。

    何明远看来也想跟伊吾萨保石万年一样,想把于延水这一片割据自治,最好是能授他们刺史啥的就更好了。

    想的还挺美。

    但何明远觉得自己占据于延水三百里地,跟突利可汗、颉利可汗的关系也还可以,自己有大小数十粟特聚落,三千多户粟特人,还有八百拓羯勇士,完全有资格跟武怀玉讲讲条件。

    只不过武怀玉很不喜欢别人跟他讨价还价。

    (本章完)


  (https://www.qkshu6.com/shu/6558/31887.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