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大明:我为天下师 > 第643章 人心不复

第643章 人心不复


第643章  人心不复

        回到铺子坐了半晌,唐恩眼巴巴看着街边来来往往的人,愣是没看到一个进自己铺子的,而这样的情况每过去一天,他都感觉压力巨大,再这么下去自己可能就要付不起铺子租金,这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

        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和儿女,他就一阵头疼,他很怕要让家人跟着自己受苦。

        自己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滋味,若只是自己的话也就罢了,但他不忍心让妻儿老小也过那种日子。

        有时候在铺子坐着坐着,他都会胡思乱想,或许之前十几年的快活日子是在做梦,而现在到了梦醒的时候,大明没有第二个先皇,也没有第二个许圣人,他们不管事儿了,这天下也就回了原样了。

        当天色进入黄昏,唐恩就默默关了铺子,回头看了一眼自家招牌,他无奈的叹息一声。

        这一天天的赚不到丁点钱,多过去一天,就多一天的消耗,就是金山银山也得坐吃山空,自己这十几年的积蓄不知道还能撑多久了。

        到这个点,再等下去也不会有客人,还得早些回去,毕竟府里可不像京城还有那什么路灯,天黑了就不好找路。

        在回家去之前,唐恩也没忘了去一趟菜市,每次回家都是他来提溜东西的。

        菜市倒是有不少人,毕竟不管日子怎么样艰难,吃饭是百姓少不了的,只不过曾经兴旺的肉市,现在也越来越冷清。

        唐恩看了一眼,肉市里鸡鸭鱼肉样样不少,他本习惯性的要过去称一称,但脚刚抬过去就又收了回来,然后摇摇头去了别的地方。

        如今日子不好过,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了。

        买了些素菜,唐恩便心事重重的晃悠回家了,他时不时就在思索这世道变化的缘由,以前的日子为什么可以好过,今天的日子又为什么变得难过,他试图想明白这中间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要怎么做才能维持曾经那样的好日子。

        只不过他这么个小商人并没有太多的阅历和知识,想来想去也想不太明白。

        这人啊,还是得多读书才行

        回了家里,妻子接过东西,熟稔的开始弄起饭菜,不经意还问了一嘴生意好坏,唐恩只是叹了口气,妻子便明白了,但也没有多说,只是默默忙着手头的活计。

        两个娃娃借着灶台的火光,趴在小桌上写着作业。

        看到这样的画面,唐恩莫名就有些心安,同时压力也就更大了,妻子儿女生活安定这就是他人生巨大的幸福,只是不知道这种安定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他就坐在灶间给里边添置柴火,不一会儿儿子抬起头来:“父亲,咱学校要收俺们下学期的学费了。”

        唐恩一听,心里就忍不住一沉,这压力又是多了几分。

        这可不光是学费,还有他们在学校的书本费伙食费,到时候两个人一加起来,那可真不少了,若是以前他倒也还能凑合,但现在日子艰难,任何一点之处都格外沉重。

        一想到这里,他就更加难受了。

        以前送儿子去上学,学费都少的很,官府还有伙食补贴,书本都是免费的,哪怕是最普通的家庭,咬咬牙还是有能力送子女就学的,自己这种小商人就更轻松了。

        但这两年学习收费突然就变多了,而且官府的补贴也没有,书本也不存在免费的事情,就学的负担一下子翻了不知道多少倍,很多家庭不得不让孩子就此辍学,他们实在是负担不起了。

        钱越来越难赚,支出却越来越大,唐恩不发愁才奇怪了。

        但不管怎么艰难,唐恩觉得书还是要供孩子去读的,越是见世面多,他就越是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不管多难,都不能放弃孩子的学业。

        他默默的点了点头,儿子就继续埋头写作业去了,而他的目光不由自主放在另一边的女儿身上。

        犹豫许久,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到头来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最后他默默的摇摇头,就继续往灶里加火去了。

        许圣人说的是对的,女子也有读书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家里困难就让她辍学,要么就一起读,要么就都不读,不然对她不公平.

        灶里熊熊燃烧的火焰十分暖和,但是唐恩的心里却感觉一片寒凉,这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下去啊。

        <div  class="contentadv">        “娘子,如今生意难做,再耗下去也不行,不如把铺子关了,我出去找找活儿干吧。”唐恩无奈的和妻子商量起来。

        妻子顿了顿,只是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安静的小家,无疑是时代之中万千灯火的缩影,在这个历史惊变前夕的微妙时候,他们都在用各自的方式适应着生活。

        谁也不知道未来的世界会如何变化,大多数人只能被动的接受和适应着一切。

        如今的大明在锅盖之下的水愈发躁动起来,但距离最终完全沸腾,尚不知还需要多久的时间,许良作为新思想的先师,依然坚持在各地巡回游学。

        数年的时间下来,他的旅程也接近了尾声,如今再度来到帝国南方,那个曾经自己待过数年的两广之地。

        如今许良无论走在大明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受到当地官民的一致热情,但各地与各地之间也有些差别,要说大明哪个地方的百姓对许良爱戴程度最高,那除了京城就是两广了。

        两广作为大明西南边陲之地,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瘴气蛮荒地域,经常都是被朝廷拿来做流放的地方,即便是经过漫长时间开发,在明朝的时候两广也是十分落后而贫穷的地方,又因为这里民族混居时有叛乱,就更让这里的大环境混乱而危险。

        一直到许多年前,彼时还是工部侍郎的许圣人亲自来到两广主持工作,用了几年的时间改变了一切。

        圣人给两广百姓带去了数不清的工厂和工作,给两广的山民带去了安稳的政策,给两广创造了极好的环境。

        如今的两广,以糖橡胶等龙头产业,带动了整体的发展,而最早实践新法也给这里带来了优越的营商环境,在吸收南洋的资源和市场基础下,两广实现了飞跃,现在这里的发展情况甚至比许多中原地域还要高了许多。

        当许良回到两广之时,两广百姓无不是箪食壶浆以迎圣人,甚至还自发的安排了舞狮和乐队,所有人都激动的不能自己,许多小娃娃不明白情况还以为又是过了大节。

        尤其难得的是,前来迎接的还不仅仅只是汉民,其中还有许多在两广府县与汉民共同生活的少民。

        他们习惯了大明的生活生产,最终走出了大山开始尝试定居,过上了相对于以往安定富足许多的日子,而他们也都记得,这都是许圣人给他们创造的机会,让他们不必再为仇恨和战乱所困扰,甚至还有机会摆脱土司的控制。

        当初许良制定的少民政策,给了少民们极为宽松公平的条件,从而实现了两广总体的安定。

        而少民大大小小的土司们看到大明朝廷不再执着于改土归流,从而放下了警惕心,但很多时候糖衣炮弹远远比冷酷的刀兵更具备迷惑性和效果,大明的宽松政策让大量的土民都走下山打工挣钱,见识到了新法之下的社会状况。

        土民们打工给土司上供,确实让土司们收获了许多财富,但这也动摇了他们世世代代的统治。

        当土民们接触到大明新法改制之下的社会之后,他们的传统认知崩塌了,幸福和悲惨都是对比出来的,见到汉民们在新法之下安定尊严的生活,土民们就很难再忍受土司的盘剥和奴役。

        这带来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土民下山逃跑,而大明官府对待他们也都是照单全收,这虽然引起了各个土司的不满,但他们也自顾不暇了,因为土司内部也出现了大量的动乱,当土司们不再准许土民下山,而是要把他们绑在山上供自己奴役,土民们终于明白该把拳头对准谁了。

        最终让大明实现改土归流的并不是大明方面的强力手段,反而是土司制度自己的内部崩溃。

        在少民内部动乱发展到高潮的时候,两广官府适时的进行干涉试图保护普通的少民,而这个时候土司们发现他们再也没办法用族群的名头号令底下的少民和官府对抗了,反而是少民们开始拥护官府来对抗自己!

        这并没有什么其他复杂的原因,只是因为少民们渴望像汉民们一样过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而已。

        人心不复,时势异也,曾经让历朝历代都头疼不已的少民叛乱问题,最终在许良的曾经的政策主导之下走向了平静和安定,这并不是许良就比前人更有智慧,只不过是生产力和制度发展之下的必然结果而已。

        不管是什么族群的人,所向往的都只是美好生活,怎么样能实现这个目的,他们就会自发的做出选择。

        今天的两广,无论是汉民还是少民,许良都是他们眼中实打实的圣人,许良也在这里受到游学以来最为热情的待遇。


  (https://www.qkshu6.com/shu/752/118098276.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