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空有雄心的奥匈帝国
中国的中立,不管别人怎么说,尼古拉二世都有些不相信。
自从1910年开始,沙皇不断加强远东的军事力量,强大起来的中国,对于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侵占的领土,不可能没有想法。
虽然中国公开宣告中立,又向彼得堡派了谈判团队,协商领土问题,但尼古拉二世还是非常忧心,只是欧战局势的发展,让他也只能忧心远东,却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说其他列强都准备好了战争,但沙俄是真没准备好。
沙俄的陆军扩军计划刚刚开始,波罗的海舰队的军舰还在造船厂的船坞里,对欧战略铁路的铺设,也才打好路基。
但战争不等人,奥斯曼和奥匈这两个宿敌,对俄宣战的第二天,就扑了过来,沙俄还要派兵进入德国,以分散英法的压力,西边,南边处处烽烟,如果远东再燃起战火,尼古拉二世只有上吊了。
所以,他亲切接见了中国谈判团队,嘱咐外交部门耐心地和中国展开谈判,虽然他一寸土地都不会给中国,但此时必须好好安抚对方。
对远东忧心的同时,尼古拉二世也不免有一丝侥幸心里,也许中国人想发战争财,也许一时间不会动手,日俄战争时候,可恶的林重不就是卖两边军火,最后才介入的嘛。
但不管怎样,沙皇的注意力都得放在欧战上了。
1914年8月10日,奥匈帝国北方面军的各个集团军,一共39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10个骑兵师,推进到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与俄西南方面军对峙。
当时,西南方面军有36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和12个骑兵师,13日,尼古拉二世继续增兵,奥匈帝国也在陆续增兵。
到17日,俄军增至50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20个骑兵师,奥匈增至48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和11个骑兵师。双方在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三百多公里的正面上,摆放了总计约200万人的部队。
俄军指挥官是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伊万诺夫将军,奥军指挥官是北方面军总司令弗里德里希大公,和总参谋长弗朗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元帅。
大战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俄罗斯帝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侵入德国,向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进发。
8月18日至19日,俄国与奥匈双方军队开始接敌运动。8月23日,奥匈主动发起进攻,在几百公里的正面上,两国的200万部队开始激战,加里西亚会战开始了。
两国的五千门大炮日夜轰鸣,昼夜激战,三天后,向卢布林和海鸟姆进攻的奥匈第1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在克拉希尼克附近,和科马鲁夫附近,分别重创俄军第4集团军,和第5集团军,迫其退向卢布林、海乌姆和弗拉基米尔。
然后,奥匈第4集团军对俄第5集团军形成包围之势。
8月24日,俄国西南方面军第8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分别发起进攻,奥匈第3集团军司令布鲁德曼将军误判俄军兵力,也向俄军发起进攻,结果在兹沃塔利帕河附近,被俄军包围,死伤惨重。
激战持续到8月29日,在格尼拉亚利帕河地区的交战中,俄军第3集团军于利沃夫东南,突破奥军正面。俄第8集团军击退了奥匈第2集团军的反突击。
之后,奥军的右翼开始向戈罗多克阵地退却,9月2日俄军占领利沃夫,9月3日,俄军占领加利奇。
在此期间,奥军指挥部留下一支力量不大的部队,包围俄军第5集团军,俄军第5集团军趁机脱离包围圈。
在9月5—12日的哥罗多克交战中,奥匈第4、第3、第2集团军,粉碎了俄军第3、第8集团军的进攻,取得了一些战果。
但在奥军战线左翼,俄军各兵团相互配合默契,巧妙地结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战斗样式,显示了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作战的能力。
俄军各师进攻地带的宽度不超过8公里,火炮密度为每公里正面5—8门,第4集团军达到22门。步兵营在炮火准备之后,发起冲击。
火力和运动的巧妙结合,保障了各步兵分队进攻的胜利。这使得奥匈军队的形势急剧恶化。
9月2日,担任防御的俄国第4、第5集团军得到了增援,胜利的天平向沙俄方向倾斜。9月4日,俄军左翼3个集团军:第9、第4、第5集团军全部转入反攻,迫使奥军开始退却。
因为俄第5集团军开始威胁到奥匈第4集团军向后方的退路,奥军指挥部被迫中断戈罗多克交战,并于9月11日夜间开始向桑河对岸撤退。
由于对奥军的追击迟缓和组织不善,致使其得以摆脱俄军的追击,免遭全歼。
战役期间,俄军各集团军前进了280—300公里,进攻的平均速度为每昼夜8—9公里。双方均遭重大损失。
奥军战死33万人,还有10万余人被俘,失去400门火炮和200辆战车。
奥军士官鲁莽蛮勇的作战方式,和奥军参谋总长康拉德·冯·赫岑多夫不合理的进攻战略,导致奥军在加里西亚会战中失利。
奥军在战役初期,采用线列队形正面强攻,而奥军火力完全占据下风,他们的青铜加农炮无法在步兵进攻时,予以足够的支持,造成奥军大量伤亡。
奥军士官往往身先士卒,可他们鲁莽的战斗风格,几乎使奥匈帝国最优秀的士官在战争开始时就死伤殆尽。
俄军战死19万人,有4万人被俘,失去94门火炮和59辆战车,获得战术性胜利。
加里西亚会战后,俄军占领了加里西亚和小波兰部分领土,匈牙利和西里西亚面临入侵的威胁,德国最强大的盟国、奥匈帝国的军事实力则受到严重削弱。
奥军如无德军支援,已不能单独作战,德国被迫从西线调大量兵力转到俄国战场,缓和了英法军队的困境。
俄军进行的加里西亚会战,还有力地援助了塞尔维亚军队。
加利西亚战役,对奥匈帝国军队战斗能力和士气造成毁灭性打击,精锐部队死于无意义的强攻,而士兵则不再服从命令,出现大量逃兵,直接投降俄军的完整建制部队也越来越多。
但奥军成功在喀尔巴阡山脉一线挡住俄军,阻止了俄军侵入匈牙利和摩拉维亚等国家腹地。
在加利西亚大败的同时,入侵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军队,也遭遇了失败。
1914年8月12日,奥军约20万人在波蒂奥雷克将军指挥下,分多路渡过萨瓦河,及德里纳河,大举入侵塞尔维亚西部、西北部地区,并迅速向腹地推进。
但是,奥军不断遭到塞尔维亚军队和人民的阻击和袭扰。16日,普特尼克元帅指挥的塞尔维亚军队,在亚达尔河附近发动反击,直插奥军两个军团之间的结合部。
在接连10天的激战中,奥军遭重创,伤亡约4万人,波蒂奥雷克被迫回渡德里纳河后撤。
就是因为奥匈帝国要发动对塞尔维亚的进攻,世界大战才爆发,斐迪南大公被刺杀,给了奥匈主战派最好的借口。
但是,奥匈帝国军队表现废物,空有雄心,接连败给沙俄与塞尔维亚。奥匈的失败,给德军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ωωw..net
(https://www.qkshu6.com/shu/7568/32013.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