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朱由检提出在大明有条件的地方开办学堂的号召,得到了阁臣们的一致响应和拥护。
有教无类。
圣人之言不能流于形式和口号,必须扎扎实实地予以贯彻和落实。
一想到多年以后,知书明理、温文尔雅的君子在大明各地随处可见的景象,阁臣们也不禁暗自欢欣鼓舞。
这可是当初自己做阁老时制订的政策,才有了今日如此之盛世模样,自己百年后,子孙后代也能有可仰仗的资本了。
当听到朱由检在为师资力量忧心时,温体仁提出了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解决方案:限制科举年龄,把诸多老龄诸生排除于科举门外,然后强行征他们进入官办学堂,担当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这项新政从即日起开始实施。
温体仁的策略不禁让朱由检为之拍手叫好。
在科举盛行的大明,许多读书人为了达成进入体制之内,享受其中无数特权和好处的目的,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考当中。
在这个平均寿命只有四十余岁的时代,很多年过半百,甚至年过花甲的老童生,以执着的精神和顽强地意志,虽然屡屡受挫,但却一直战斗在科考的行列之中,直至带着满腔的恨意离开人世为止。
这批人的身份全是诸生,他们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就是举业。
因为中举就意味着迈入了士绅的行列,可以享受到的特权会给他们自己和家族带来无数的便利和实惠。
只可惜,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只能在举业门外徘徊,终其一生也无法敲开那扇大门。
鉴于此种状况,温体仁提议,将参加举业的诸生最高年龄限制在五十岁以下,超过年龄限制的均不允许参加各省组织的秋闱。
这条措施出台不会引发太大的风波,相反,这种新政会让占据科举考试大多数的年轻文人们拍手称快。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竞争对手骤然间减去不少,会让他们的压力小了很多。
至于因年龄受限失去科举资格的老童生们,尽管会对朝廷的政策大为不满,甚至有可能找到官府吵闹,但却改变不了既成的事实。
为了防止这批老童生们因为心怀怨恨而已各种理由拒绝被征召,温体仁接着建议:如果有人恶意拒绝担当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当地教谕将会剥夺其诸生身份,将其打回到白丁行列之中。
这条建议确实狠辣之极,可以说是直击要害,等于一下子捏住了老童生们基本失去功能的高丸,让他们瞬间便失去了反抗之力。
阁臣们都对老温的阴狠心生忌惮,但同时也对这条策略的可行性表达了赞赏之意。
没想到自己苦思多日无果的事情,被老温轻而易举地给解决掉了。
这是标准的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
只要你乖乖地,那么就会有胡萝卜吃,一旦想反抗,满是倒刺的大棒劈头盖脸就砸下来。
没想到自己苦思多日无果的事情,被温体仁轻而易举地给解决掉了,朱由检心下舒爽之余,狠狠地夸奖了温体仁一番,盛赞老温不愧是老成谋国之臣,并希望老温能尽量发挥余热,造福大明黎民众生。
老温在朱由检的夸赞声中带着一副矜持自得的神态坐了下来,伸出满是老年斑的手掌捋着花白的胡须,心里也是暗自高兴不已。
“皇帝表扬人总是如此地直白,不过,老夫听着就是很受用。
自己现在要是年轻十岁多好,依着自己的能力,这首辅位子哪有别人的份儿。”
在完美地解决了师资力量的来源后,朱由检决定,将县一级的教谕品级提升为正八品,州一级教谕为从七品,布政使司教谕为正六品。
另外就是各地教谕要有单独署衙,不再与当地官府合署办公。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为教谕配置相关人员和设施。
各级教谕每年要拿出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巡视各地学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如遇自己职权范围无法解决的事项,要逐级向上级教谕禀报,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止。
初级学堂师资力量问题总算是得以缓解,但离彻底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朱由检要面对的是更为棘手的问题。
那就是中级学堂的师资问题。
这些老童生所起的作用也只能是开蒙扫盲,因为他们大部分人本身就缺乏基本的数学知识,所以无法指望他们去教授孩童们更多对社会发展有用的理科知识。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师资和相关课本缺一不可,但是这两样却是大明极为稀缺的。
宋应星编纂的天工开物虽然已经被朱由检下令大量印刷,但这本著作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本科普读物,缺少创新性和前瞻性。
不过,天工开物如同千字文一样,完全可以用作中级学堂的入门教材使用,能够让从事于各种实业中识字较多、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初级工们,能够从中学到本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各种工具的制造原理,从而结合本身从事的行业并更快的提升业务技能。
等到方以智从欧洲回来后,朱由检会让他会同宋应星、汤若望等人,与从欧洲带回来的相关人才一道开始编写适合现状的教材,使得中级学堂的教学水平能够有一个阶梯式的提升。
至于师资吗,暂时没有任何办法。
除非把后世的师范学校搞出来,不然只能如蜗牛般缓慢前行。
要不要在国子监中实验一下开设师范专科呢?
这个念头刚在脑子里出现,随即便被朱由检迅速否定了。
连开蒙的师资都得用连吓唬带哄的手段去解决,这些正处在鱼跃龙门境地的举子们是绝对不会去学劳什子的师范的。
这种局面可不是简单的软硬兼施能够改变的,必须要从思想和制度上去想办法才行。
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直到几百年后依然大行其道,现在就想解决无异于痴人说梦。
只有等到商品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的阶段,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时,师范或许才会应运而生。
现在只能先尝试一下,方以智或许是带头的最佳人选。
(https://www.qkshu6.com/shu/9202/522689932.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