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书 > 全能科技巨头 > 第541章:逐渐懵逼的艾克

第541章:逐渐懵逼的艾克


  《英国自然杂志》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创刊以来,始终如一的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

  《自然》杂志也是一份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国际综合性科学周刊,与之齐名的便是美国的《科学杂志》了。

  想到这两大国际知名科学期刊,海岸线大学到时候也得创个刊,不过这事儿叶华倒也不急,怎么也得让大学在全球学术界形成真正的影响力才会考虑。

  ……

  10月中旬。

  艾克是《自然》杂志中的《自然生物技术》期刊编辑出的一名审稿人员,他的工作就是审阅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向《自然》杂志投稿的生物技术论文了。

  今天,艾克按照惯例在正式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之前先为自己煮一杯咖啡,然后坐在一张椅子上打开了PHC2.0设备,是的,在今年上班年的时候,《自然》杂志编辑处已经把PC电脑扔进回收站。

  必须得承认全息显示确实好用,尤其是在工作上,就算不喜欢叶华这个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在工作上的便利更是传统PC无法比拟的。

  艾克打开全息显示,调出后台面板一扫在线投稿的论文,他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也很喜欢,尽管很多时候收到的都是些垃圾论文并为此感到烦恼,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的。

  但是每当看到一些论文新颖、引人注目,所描述的工作即很直接又有深远意义的时候,又显得很激动。

  喝了一口咖啡提提神,艾克抖了抖身子,舒张了一下双臂开始投入工作中。

  很快就从投稿中注意到了一个编号,因为比较特别,是来自华夏的一片文章。

  “《静滞量子,人体冬眠科学最后一公里的突破口》??”

  艾克随手一点进去,看到这篇论文的标题楞了一下,随即满脸不屑的嘀咕:“典型的华夏人标题,看上去惊世骇俗,实际上……”

  摇了摇头艾克倒也没有忽略,随意瞄了眼文章发现只有简短的4页半的内容,印象分又一次大打折扣,实际上如果按照汉语排版,只有两页纸多一点的内容。

  看了下备注发现这并非是论文全文,艾克心中呵呵一笑,觉得这篇文章的投稿人很滑稽,一篇破论文当宝贝一样。

  “咦,等一下!”

  就在这时艾克眼神一凝,盯着显示面板上的论文署名喃喃的念叨:“海岸线大学校长叶华?叶华……噢,我的上帝,是叶先生?!!!”

  艾克反应过来整个人都一阵呆然。

  “我看到了什么?海岸线集团创始人、世界首富、世界上最年轻的诺奖获得者,那个神一般的华夏男人……他居然在《Nature》发表论文,他好像从来没有发表过论文,但他居然发了……”

  显然,艾克多半是叶华的超级粉丝,就算不是也认识。

  “上帝,这真是不可原谅,我差点把一位诺奖得主的论文当成垃圾文,罪过罪过……”艾克有板有眼的虔诚祈祷了一下,幸好没别人看到。

  然后强忍着心中的期待准备一睹其文,叶华这样的当世大神级人物的文章岂能会差?甚至艾克觉得无比荣幸。

  尤其是再而一览论文标题,更是面带震惊,辣个男人又捣腾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了?

  接下来,艾克平复了内心聚精会神的开始阅读文章。

  “冷冻电镜?”

  狐疑了片刻,继续认真的往下默读:

  “……两种结构中都存在两种咧固醇状的密度,通过进一步结构导向的突变分析表明,ShhN和Ptch1之间的相互作用依赖于类固醇,类固醇结合缺陷Ptch1突变体的结构相似明显的构象重排……”

  “……Ptch1及其与ShhN的复合物的结构揭示Ptch1和ShhN之间识别的分子基础,同时Ptch1中两个类固醇结合位点的鉴定为未来研究Hh通路建立框架……”

  逐渐的,艾克从聚精会神的阅读慢慢的有点小懵,通篇论文4页半有一页半都是公式,精简的有点过分了。

  艾克半信半疑,晃了下脑袋捋一捋,然后把这片论文打印出来,拿着手稿离开办公台,来到了一块黑板面前刷干净,然后盯着手稿的第一个方程组进行推导。

  至于为什么有全息屏也不用而用传统的黑板,多半是情怀所致吧,谁知道呢,反正他用了黑板。

  此时,他正在按照论文第一页里的人源PKD1和PKD2蛋白的拓扑结构、人源PKD1和PKD2蛋白复合物结构、人源PKD1独特的通道结构域的公式列式子求解。

  半个多小时之后,艾克不知不觉已经把两块黑板的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在手稿的第一页与黑板之间来回瞄,一言不发微张着嘴巴。

  良久,艾克匡扶了一下眼镜,愣愣的说道:“完全吻合?这……这怎么可能?不,这时叶华的论文,没什么不可能的。”

  然后艾克激动了,看到手里的论文稿纸兴奋地喃喃自说道:“我的上帝,光是这一页纸,不,半页纸就可以出刊两篇结构生物学的顶级论文了。”

  艾克逐渐意识到这篇论文的意义,果然是当世的大神级人物啊。

  旋即往后几页翻看着,接下来艾克逐渐抓头,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只能看懂这片论文的三分之一还不到,如果文章中的那些公式都是瞎写的,他发誓一定立马把这篇文章扔进垃圾箱。

  可是,这片论文是叶华发表的,是一位诺奖得主的论文,看不懂艾克不得不接受自己的知识层面恐怕不够。

  这篇论文写的实在是太精简了,艾克认为正常情况应该要用30页的内容来表述才对。

  艾克手持手稿站在黑板前一言不发,旋即回到了电脑桌旁边坐下,开始查阅与本领域最近所发表的其它论文进行比较。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半个小时,艾克意识到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和意义,恐怕单靠自己一人无法评审出其价值。当看到署名人物之后,就知道这绝对不是自己一个人能评审其价值的。

  “这……”

  往下一看的时候,艾克逐渐精神崩溃:“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涉及到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引入夸克模型还有杨-米尔斯规范场?NPC完全问题?静滞量子到底是什么存在?难道是新的基本粒子?”

  艾克弱弱的怀疑辣个男人是不是手一滑投稿投错分类了?这应该投在物理分类才对……

  满脑子问号,但又不敢质疑,他更愿意去相信可能自己的学识不够,而不是质疑论文本身,毕竟这是一位诺奖获得者的文章,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诺奖获得者。

  艾克既感到奔溃的同时又激动不已,回到工作岗位上,他并没有急于将论文送出去评审,需要作出更全面、公正的技术方面评价,哪怕论文的作者是叶华,至少要征询行业内的科学顾问和编辑部同事的非正式建议。

  当下,艾克便直接打了一个咨询电话到美国去,确切的来说是打到了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Alcor)生命延续基金科研机构。

  这是美国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之一,于1976年便进行了首例人体冷冻术,截至目前阿尔科已经270名冷冻“病人”,这些接受冷冻术的人通常被称为“病人”。

  艾克就是要打给阿尔科的首席技术专家奥伦·德雷克,人类低温冷冻休眠的鼻祖其实就在美国,低温医学尤其是冷冻冬眠科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很偏冷门的学科,而奥伦·德雷克是当代业内的权威,也是结构生物学领域的权威学者之一。

  ……


  (https://www.qkshu6.com/shu/9976/457063494.html)


1秒记住去看书:www.qkshu6.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kshu6.com